勋华不并世,揖逊无馀传。
缅彼巢与津,佳兵岂其天。
履霜一何微,坤冰一何坚。
谁谓知几人,尚俟观伊川。
斧衮了不公,正闰杂纪年。
岂拟王仲淹,而愧鲁仲连。
杂言 其二
勋华不并世,揖逊无馀传。
缅彼巢与津,佳兵岂其天。
履霜一何微,坤冰一何坚。
谁谓知几人,尚俟观伊川。
译文及注释: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自然法则深刻的领悟。首句“勋华不并世”意味着功名和荣耀不会永远持续;“揖逊无馀传”则是指谦逊退让是美德,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;“缅彼巢与津”,诗人遥想古代贤人如巢父和许由般隐退山林,而如今仍有佳兵(精良武器)存在;末句“履霜一何微,坤冰一何坚”,通过自然界的微小迹象——霜,来比喻人生中的细微变化,以及大自然中坤冰(大地)的坚固不变,象征着时间的永恒性。
赏析:
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观察,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。诗人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怀念,反映了自己对道德行为的坚守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。同时,诗中使用的自然现象,如霜和坤冰,作为隐喻,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无情流逝和宇宙恒定不变的感悟。这种哲理性的思考,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,还具有艺术上的高度成就,成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