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桐斲山骨,弦以冰蚕丝。
信指发孤调,悠然造希夷。
扬以寄吾欢,抑以写吾悲。
悲欢生我心,无庸他人知。
我若有黄金,不铸钟子期。
寄语伯牙翁,绝弦良可嗤。

【注释】

杂言: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。其四:指这首诗的第4首。

枯桐:干枯的桐树,比喻人或事物衰老、衰败。

山骨:山石的骨骼。

弦:弹拨乐器。

冰蚕丝:用冰蚕吐丝做成的琴弦。比喻清高、纯净。

信指:信手而作。

孤调:独自奏出的声音。形容乐曲高超、美妙。

悠然:恬淡悠闲的样子。

希夷:虚无缥渺的境界。指道家所说的“无”的境界。

扬:扬起。

吾欢:我的欢乐。

抑:压制。

写:表现。

悲欢生我心:悲哀和快乐产生了我的心。

他人知:为人所知道。

我若有黄金,不铸钟子期:假如我有黄金,就不会去铸造钟子期那样的知音了。

钟子期:春秋时楚国的著名琴师,善于弹奏古琴,与伯牙极为要好,两人志趣相投,结为知音。后人因以“知音”作为称颂知音之交的典词。

寄语伯牙翁:向伯牙老人致意。

绝弦:断绝琴弦。指绝妙之曲不再演奏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。作者借《阳春白雪》一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。

首二句写自己制作古琴的过程。枯桐,比喻人或事物衰老、衰败。山骨,比喻坚硬的岩石。“山骨”,是说古琴虽然已经陈旧不堪,但还能像山一般坚固。“弦以冰蚕丝”,是说古琴的琴弦是由冰蚕丝制作的,质地非常清白纯净。“信指发孤调”,意思是随手弹出了高妙绝伦的曲子。“孤调”一词,说明这曲子与众不同,别具一格。“悠然造希夷”,意思是弹奏着这首曲子,仿佛进入了神仙境界。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弹奏古琴的时候,心境宁静,仿佛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。

中间四句,写弹奏《阳春白雪》这首曲子的感受。“扬以寄吾欢”,意思是把欢快的心情通过音乐表现出来。“抑以写吾悲”,意思是把悲伤的情绪也寄托在音乐之中。“悲欢生我心”,是说自己内心的悲欢之情由外物而生。“无庸他人知”,意思是说这些感情是用不着别人知道的。

后面四句,写如果拥有黄金,就不会去弹奏《阳春白雪》这样美妙绝伦的曲子了。“我若有黄金”,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拥有黄金,就用不着再去弹奏这样的曲子了。“不铸钟子期”,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拥有黄金,就不用去寻找知音了。“钟子期”,是春秋时期的一位琴师,他与伯牙结为知音,二人志趣相投,结为知己,被后人传为美谈。“伯牙翁”,即伯牙老人,是指伯牙老人。“绝弦”,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拥有黄金,就用不着再弹断琴弦了。“绝弦”一词,意味着不再弹奏这样的曲子了。

最后四句,写自己为什么要拒绝制作《阳春白雪》这首曲子的原因。“寄语伯牙翁”,意思是要告诉伯牙老人不要再弹断了琴弦。“绝弦良可嗤”,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拥有黄金,就用不着再弹断琴弦了,这样做实在是可笑的。“伯牙”,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,善于弹奏古琴,与钟子期结为知音,二人志趣相投,结为知己。“绝弦”一词,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拥有黄金,就没有必要弹断琴弦了。

整首诗通过描写弹奏《阳春白雪》这首曲子的过程,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,同时也体现了对知音的珍视和向往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