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奴从长耳,万风声萧骚。
归从半山路,问字良亦劳。
卧闻饥虎啸,唤醒平生豪。
前山忽涌月,始觉所见高。
颀然有远孙,载酒江湖敖。
胸中湛水镜,邂逅得所遭。
古月还相照,了不隔秋毫。
但怜露草湿,时复暮虫号。
【注释】
童奴:仆人。
从长耳:指耳朵长得像长了耳朵一样。形容声音洪亮。
万风声萧骚:千千万万的声音在耳边回荡。
归从半山路:回家时走的是一条山路。
问字良亦劳:问字,指求教;良,即“其”,指主人;亦,也;劳,辛苦。问字之劳,表示主人的谦虚。
卧闻饥虎啸:睡觉时听到饥饿的大老虎吼叫。
唤醒平生豪:使平生的豪杰之气被唤醒。
前山忽涌月:忽然看到山前面出现明亮的月亮。
始觉所见高:这才觉得眼前的景象很高远。
颀然:身材高大的样子。
有远孙:指家中有远方来的孙子。指家道殷实,子孙繁衍。
载酒江湖敖:载船带酒到江湖中去遨游。
胸中湛水镜:心如明镜,清澈透明,比喻心胸坦荡、正直无私。
邂逅得所遭:偶然间遇到了好的机会。
古月还相照:古人的月亮依然互相照耀。
了不隔秋毫:一点也不妨碍。
但怜露草湿:只是怜惜那些沾满露水的草。
时复暮虫号:不时传来傍晚昆虫鸣叫的声音。
【赏析】
此诗是一首赠别之作,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友情,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憧憬之情。
诗人以“童奴”起兴,形象地描绘出仆人长着一对能发出宏亮声音的长耳的形象,表现了仆人的勤劳和能干。第二首,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回家的情景,展现了主人对仆人的关心和体贴。第三首,诗人通过描绘夜深人静之时,主人听到野兽的吼叫声,以及自己被惊醒的情景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豪迈之情。第四首,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美景,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之情。第五首,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情况,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。第六首,诗人以“古月还相照”为结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