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来潮信暂相留,满耳惊涛愁复愁。
月殿不知何处在,锦帆摇曳到扬州。
【注释】晓:早晨。潮信:指潮水涨落的消息。惊涛:形容波涛汹涌澎湃。锦帆:彩色的船帆。
【赏析】这是一首描写江上送别的七绝诗。首句写潮信在早晨涨落,诗人伫立江边,倾听着那惊涛骇浪的声音,为离别而愁绪难禁;次句写月光照耀下的江面,月影摇曳、彩帆飘荡,诗人乘船向扬州进发;最后一句,写自己乘坐的船只,随着江水东流,向着扬州的方向前进。全诗意境开阔,笔法简练,情韵悠长,是送别之作中的佳作。
晓来潮信暂相留,满耳惊涛愁复愁。
月殿不知何处在,锦帆摇曳到扬州。
【注释】晓:早晨。潮信:指潮水涨落的消息。惊涛:形容波涛汹涌澎湃。锦帆:彩色的船帆。
【赏析】这是一首描写江上送别的七绝诗。首句写潮信在早晨涨落,诗人伫立江边,倾听着那惊涛骇浪的声音,为离别而愁绪难禁;次句写月光照耀下的江面,月影摇曳、彩帆飘荡,诗人乘船向扬州进发;最后一句,写自己乘坐的船只,随着江水东流,向着扬州的方向前进。全诗意境开阔,笔法简练,情韵悠长,是送别之作中的佳作。
【诗句释义】: 1. 度守悯忌长春宫:这是皇帝在长春宫中举行祭祀活动。“度”是“行”的意思,“守”是“主持”意思,“悯忌”即“悼念”。 2. 聪明帝:皇帝的名号,“聪明”是其谥号。 3. 不见宋家陵寝废:没有看到宋家的陵墓被废弃。“家”指宋朝皇室。 4. 暂离绛阙九重天,飞过黄河千丈水:暂时离开紫禁城,飞越黄河。“绛阙”指皇宫,“九重天”即九天,形容皇宫高耸入云,“黄河”是中国的一条大河
诗句解释 1 锦瑟清商引:这是一首由瑟声引发的诗,其中“锦瑟”和“清商”是古代音乐术语,常用来指代诗歌的调性和风格。 2. 玉窗夜静月流光:描绘了夜晚宁静的场景,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。 3. 拂鸳弦、先奏清商:描述弹奏瑟时的情景,筝弦被轻轻拨动,首先发出了清澈的声音。 4. 天外塞鸿飞呼,群夜渡潇湘:通过雁鸣,象征远方的呼唤。潇湘指的是湖南,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远行的思念或对故乡的眷恋。 5
忆秦娥其五 风声恶。个人蕉萃凭高阁。 凭高阁。相思无尽,泪珠偷落。 锦书欲寄鸿难托。那堪更听边城角。 边城角。又添烦恼,又添萧索。 注释: 1. 风声恶:形容风雨很大。 2. 个人蕉萃:像枯萎的植物一样,形容心情沉重或悲伤。 3. 凭高阁:站在高处。 4. 相思无尽:无尽的相思之情。 5. 泪珠偷落:眼泪悄悄地落下。 6. 锦书欲寄鸿难托:想通过书信来表达感情,但是很难传达。 7.
玉楼春 其二 赋双头牡丹帝乡春色浓于雾。 谁遣双环堆绣户。 金张公子总封侯,姚魏弟兄皆列土。 碧纱窗下修花谱。 交颈鸳鸯娇欲语。 绛绡新结转官球,桃李仆奴何足数。 注释: - 帝乡春色浓于雾:指皇宫中的春天景色比雾更浓。 - 谁遣双环堆绣户:是谁安排了双环(古代妇女的装饰品)堆在绣有花纹的门上。 - 金张公子总封侯,姚魏弟兄皆列土:比喻这些富贵人家的儿子都被封为诸侯,兄弟也都得到了土地。 -
诗句释义与赏析: 1. 四犯剪梅花 宫人鼓瑟奏霓裳曲 - 这是第一句,描述了宫女在演奏霓裳曲的情景。"四犯"是一种音乐形式,通常用于表达复杂的情感。"霓裳曲"则是唐代宫廷音乐名,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非常华丽且哀伤的乐章。 - 注释:四犯,一种音乐结构,用于表现复杂或多层次的情感。 - 赏析:这一句描绘了宫中女官们正在用华丽的方式(如霓裳曲)来演奏音乐,展现了一种高贵而哀愁的氛围。 2.
诗句解释: 1. 天沉沉 - 天空昏暗、阴沉。 2. 香罗拭泪行穷阴 - 形容天气寒冷至极,用香罗(一种细密的丝织物)擦拭眼泪以保持身体温暖。 3. 左霜右雪 - 天气极寒,四周都是霜和雪。 4. 冷气难禁 - 难以忍受这种寒冷的天气。 5. 几回相忆成孤斟 - 多次思念某人,以至于只能孤单地饮酒来表达心中的哀愁。 6. 塞边鞞鼓愁人心 - 边疆的战鼓声让人心情忧郁。 7. 愁人心 -
【注释】 如何说:怎么讲? 人生自古多离别:人从生下来起就有很多别离的遭遇。 多离别:离别的次数很多。 年年辜负:每年都辜负。 海棠时节:海棠花开的季节,指春天。 娇娇独坐成愁绝:娇小的女子独自坐在房中成了愁苦之人。 胡笳吹落关山月:胡笳声在关山月下飘荡。关山:指边关和山区。 几番圆缺:多次出现盈缺的变化。 【译文】 说什么呢,人生从古至今总是有太多的离别,这些年来又有多少次辜负了美好的时光
【注释】 水悠悠:江水流得很悠远。 长江望断:长江之水遥望不尽,望不见归舟。 无归舟:没有归来的船。 欲携斗酒:想携带美酒去登高饮酒。 怕上高楼:担心登高楼时看到故国景象更伤感。 貂裘:古代北方民族用貂皮制作的衣服。 更听马上弹箜篌:更在战马奔腾的马上弹奏箜篌,声调凄切。 箜篌:一种弦乐器。 万般哀怨:指内心充满无尽的哀怨。 一种离愁:一种因离别而生发的忧愁。 赏析: 《忆秦娥》是唐教坊曲
莺啼序 宫中新进黄莺 檀栾宫墙数仞,敞朱帘绣户。 正春暖、飘拂和风,衮入红尘香雾。 见丝柳青青,袅娜如学宫腰舞。 有黄莺、恰恰飞来,一梭金羽。 小巧身儿,锦心绣口,圆滑遽如许。 避人,渐飞入琼林藏身,桃杏深处。 对银屏、珠圆翠陈,隔叶底、恣歌金缕。 忽群妃,拍手惊飞,奋然高举。 晓来雨湿,花娜柳垂,误投罗网去。 缓缓访、六宫寻问,玉纤争握。 放入金笼,眼娇眉妩。 身如旅琐,无心求友。
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: 钱塘江上春潮急,风卷锦帆飞。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时钱塘江上的壮观景象,春潮涌动,掀起的巨浪如同被风吹起的彩帆一般。 不堪回首,离宫别馆,杨柳依依。 诗人无法忍受这样的离别和别离,只能回头望去,看到曾经离别的宫殿和亭台,以及那些依依不舍的杨柳。 蓟门听雨,燕台听雪,寒入宫衣。 在遥远的蓟门(今北京一带),诗人听到了雨声;而在燕台(今北京西郊的故宫),他听到了雪声
“一半淮江半浙江,怒潮日夜自相撞。”。这句诗描绘了淮江和浙江的潮水在夜里相互撞击的景象,生动地展现了海洋力量的强大与自然景象的壮观。 在这首诗中,汪元量通过对比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将自然现象人格化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。他不仅描述了自然界的现象,还隐含了对时代动荡、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刻反思。这种写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。 《湖州歌九十八首·其二十二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歌
诗句: 扬子江头潮退迟,三宫船傍钓鱼矶。 须臾风定过江去,不奈林间杜宇啼。 译文: 在扬子江的入口处,潮水开始退去,三座宫殿的舟船靠在钓鱼的矶石上。片刻间,风停了,三座舟船便顺流而去,然而林中杜鹃鸟的悲鸣声却让人无法释怀。 注释: 扬子江:长江在江苏扬州以下称为扬子江。 潮退:潮水开始退去。 三宫船:指的是南宋皇帝的行宫船只。 钓鱼矶:即钓鱼台。 须臾:片刻。 林间:指山林之间。 杜宇啼
诗句原文:一片淮山落照中,开船忽遇打头风。行军元帅传言语,别拨官军下浙东 译文:在夕阳的余晖中,湖边的淮山沐浴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,我们正准备启航时,却突然遭遇了猛烈的顺风。这时,一位行军元帅传达了某些命令,我们不得不将军队调离此地,前往浙江东部 关键词解释:淮山 - 地理含义:指位于中国江苏省西部的山脉,此处可能指的是靠近湖州的地理位置。 - 文化象征:在中国传统文化中
金屋煌煌丽九天,朝歌夜舞艳神仙。 寻常只道西湖好,不识淮南是极边。 【注释】 - 金屋:华丽的住宅。 - 煌煌:辉煌灿烂的样子。 - 九天:天上的九重天。 - 朝歌夜舞:形容生活的奢华。 - 艳神仙:形容生活极其豪华且美好。 - 寻常:平常。 - 西湖:指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风景名胜区,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。 - 识:了解。 - 极边:指偏远的地区。 【赏析】
【解析】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、理解、默写能力。 “湖州歌九十八首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组诗,《湖州刺史重修东湖亭记》中说:唐宪宗元和十二年(817),白居易被授湖州刺史,在任三年多,治理湖郡有方,政绩卓著,后又被调回京城任左拾遗,又转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。他为官清廉,不与权贵争名夺利,因此,当时有人称赞他是“廉直如玉”。白居易在任湖州刺史期间,曾重修了湖州的东湖亭
诗句翻译:一夜之间,九出琼花绽放,无双亭曲小徘徊。 注释:九出琼花:形容花朵数量众多、色彩艳丽,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象或事物。一夜:时间短暂,指事情发生得很快。无双亭曲:无双亭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,曲则是曲折的意思,指这里的风景如画。小徘徊:轻轻走动,形容漫步欣赏风景的情景。 赏析:这首诗通过描绘九出琼花和无双亭的美丽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。同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