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寻禹穴何容易,却上龙门得许劳。
拟借梅梁浮海去,坐登三级浪头高。

【注释】

题禹庙:即《题龙门山禹王庙》,作者自序云,此篇乃“余过龙门得见禹庙而作也”,故称。

题:写诗以表达感情或见解,这里指作诗。

来寻:前来探看。

何容易:多么不容易。

却上龙门:又登上了龙门山。龙门山在四川奉节县西北,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,后因山形似门,故名龙门山。

许劳:允许我劳累。

拟借梅梁浮海去:打算借由梅梁浮海而去。比喻远游或远行。

坐登三级浪头高:意思是说登上了三层的山头,浪花飞溅,令人心旷神怡。

【赏析】

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龙门山时所做。龙门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,有“三峡门户之锁”的称谓。诗人登山,自然要想到大禹的治水故事。因此,诗一开始就说:“来寻禹穴何容易。”这一句既是说自己来龙门山的目的,也是说大禹当年治水的艰辛。但诗人很快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。他看到,从山脚向上,一条条瀑布直挂山腰,犹如银河倒泻;山上松柏郁郁葱葱,青翠欲滴;山下江水滚滚,波涛汹涌。这种雄奇瑰丽的景色,使诗人感到惊喜不已。于是,他进一步想象,大禹当年在这里治水,一定也是这样的情景吧!想到这里,诗人就情不自禁地赞叹说:“却上龙门得许劳。”这里的“得劳”,是指得到劳动的机会,也就是得到欣赏大自然的机会。

诗人在领略了龙门山的壮丽景色之后,就想到了远行的事情。他想:“拟借梅梁浮海去”,想借梅梁浮海而去,是说他打算像大禹那样,乘着船只到很远的地方去。但他马上又否定了这个打算。他说:“坐登三级浪头高。”意思是说,坐在船上登上三级高的浪头上去,那是多么危险啊!因此,他还是决定不乘船远行。

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游龙门山的事,但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是十分复杂和矛盾的。一方面,他想借助大禹治水的故事,抒发自己远行的壮志;另一方面,他又害怕远行的危险。最后,他终于决定不去远行。

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,意境深远。它通过诗人对龙门山的描绘和对大禹治水故事的联想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种种感慨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