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衾危坐夜沉沉,门外谁知雪寸深。
掩卷不言空太息,静中忽见古人心。
注释:在寒冷的冬天里,我抱着被子坐在床上。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大雪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层。我放下书却什么也说不出来,只是默默地叹气。但是当我静静地思考时,忽然发现古人的心情和我的心一样。
赏析: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雪夜孤寂之感的诗作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通过对雪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同时,诗人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描绘,也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敬仰之情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。
拥衾危坐夜沉沉,门外谁知雪寸深。
掩卷不言空太息,静中忽见古人心。
注释:在寒冷的冬天里,我抱着被子坐在床上。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大雪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层。我放下书却什么也说不出来,只是默默地叹气。但是当我静静地思考时,忽然发现古人的心情和我的心一样。
赏析: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雪夜孤寂之感的诗作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通过对雪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同时,诗人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描绘,也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敬仰之情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。
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细草粘冰,疏林补雪,衰翁未觉春暖。 曝背低檐,燎衣破灶,谁识舞台歌馆。 乐事如今懒。 谢邻伴、东招西唤。 何消看试华灯,月光今夕团圆。 念昔繁华帝里,侍凤辇夜游,棚晓人散。 迓鼓方催,韵箫正美,忽被西风吹断。 簌簌梅花落,忍听得、一声羌管。 怀古伤情,泪痕湿,春衫短。 【注释】: 1. 探春慢:词牌名。2. 细草粘冰:细小的草被冰封住了。3. 疏林补雪
翻译: 题宋学古,九天玄女自言其师钟尧臣从襄城柳下老翁处得到传授。 天之九数,积阳为数,为何由九天玄女所教? 广陵亦是英勇将帅,但此术却使人迷惑,一用即错。 此术固然荒唐,然而此遇却是稀奇,值得珍惜。 珍重柳下老翁,他的仙居隐士之身未可知。 解释: - 诗中提及九天玄女,九天,指天上的九层;玄女,古代传说中的女性神明。九天玄女,可能是一个神祗或仙人,她以九天为家
【注释】 赠笔生:指赠笔人。笔,即文房四宝中的笔。杨日新:作者的朋友。“雪屋夜明寒”:指冬夜寒冷,但有雪屋的灯光。雪屋,用雪覆盖的屋子,比喻穷困潦倒。“引纸一长吁”:因贫穷而叹息。引纸,即卷轴、卷子,指书信。“贫无食肉相”:没有吃肉的钱来招待宾客。“颇悔身业儒”:对所学知识感到惭愧,觉得没有用处。“晨出生谒入,被褐而长须”:早晨起床去拜访客人,身穿粗布衣服却留长胡须。被褐,即穿破衣。长须
满江红 赠歌者 儿女多情,颇自恨、风云气少。 春梦里、莺啼燕语,瞥然惊觉。 寸寸凌波莲步稳,弯弯拭黛山眉峭。 似红云、一朵罩江梅,天然好。 舞腰细,歌喉巧。 锦茵退,梁尘绕。 更盈盈笑靥,樱唇红小。 金盏爱从心里换,玉山偏向怀中倒。 奈刘郎、前度看桃花,如今老。 注释:儿女多情,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缺少像风和云一样的气势(意指抱负或才能)。在春天的梦境里,莺歌燕语,忽然惊醒,心中怅然若失
【解析】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能力。解答此类试题,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,如本题“赏析”,然后浏览全诗,抓住诗句中主要表现的内容,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,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,最后对所给诗句进行简要的解说和分析即可。 “君家汴水阳,吊古游秣陵。秦淮映江月,历代几废兴。”首联“君家汴水阳,吊古游秣陵”交代了刘宗道是汴州人,来金陵游玩。“汴水”指黄河,“汴”即汴梁;“阳”指东面
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《减字木兰花·即席赠歌者夏奴》。 【译文】: 香肌玉润,在花前忽然听到黄莺的歌声。 移步金莲,轻转清眸踏起舞筵。 为娇无力,蜀锦缠头拚百尺。 安处奴乡,且住容山过夏凉。 【注释】: 1. 香肌玉润:形容肌肤如美玉般滋润,芳香扑鼻。 2. 流莺韵:指黄莺清脆悦耳的歌唱声。 3. 移步金莲:指轻盈地转动脚步。 4. 斜转清眸:斜着眼睛,表示妩媚。 5. 蜀锦缠头
【译文】 在双桧堂深处,想起过去那清风吹拂的日子。才过了半载,政声已经传播开来,人们都感到高兴。在鞠草圜门那里,没有纠纷和诉讼,在棠田舍下,留下了人们的爱意。如今问起循吏,有多少人?你是最突出的。明理而宽恕,廉洁而坚定。官位很容易升迁,而自身却难以退隐。苦于簿书事务的烦琐,以及米盐等琐碎事情。雁鹜自怜,群聚成队,龙猪不计子时聚会。望着美人,又向碧云西望,徒增感慨。 【赏析】 此词为送别词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,名为《赠柯山夏梅月》,全诗如下: 五星配五行,占法具春秋。 参以四暗耀,不知始所由。 经纬十二辰,一国系一州。 三河即豫地,系宋复系周。 晋自居太原,卫本都帝丘。 借问益与并,古有二国不。 三晋俱属冀,韩卫不见收。 尝以扣日者,不语辄掉头。 渠未通古今,敢问儒者流。 气化互生克,躔度有迟留。 因之别贵贱,庶人与王侯。 既云命在天,何以身不修。 经籍古格言,较此殊不侔
注释: 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渊春雪词: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,词人以“减字木兰花”为名,寓意着对春天的喜爱。 怪东风太早:感叹春风来得太早了。 未灯夕放琼花:没有等到天黑,就放起了琼花(指烟花)。 是何处瑶姬:是哪里的仙女在欣赏这美景呢? 来看玉树,光彩交加:仙女们来到玉树前,欣赏它光彩交加的美丽景象。 野人但知三白:只知道有三样东西值得高兴,分别是:酒、茶、水。 喜新年、天意荐休嘉
【解析】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,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,概括中心思想,并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。 本词上片写一位佳人,其姿容秀美,仪态万方。“双鬟耸翠”,以美人的发髻为喻,形容她头戴金簪的发髻高耸如山。“低护金莲裙窣地”,写她的裙裾拖地,低垂而柔婉。下片描写这位佳人的歌声,以及她面对景致时的豪迈情怀和不羁之态。“歌声梁绕”句
【注释】: 城楼戍鼓尽三更,灯射斋窗一黍明。 城楼上的更夫击鼓已经敲完三更天了,灯光映照着斋房窗户,在昏暗中闪烁着像一星点。窗下有人在勤学苦读,不睡觉,隔着墙壁还能听到读书的声音。 【赏析】: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冬夜读书的情景。“城楼戍鼓尽三更”,点明了时间是子时,也就是夜半时分。这个时间点,人们大多已熟睡,而诗人却仍然坐在桌前,手执蜡烛,埋头攻读。“灯射斋窗一黍明”,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读书的场景
【注释】 题禹庙:即《题龙门山禹王庙》,作者自序云,此篇乃“余过龙门得见禹庙而作也”,故称。 题:写诗以表达感情或见解,这里指作诗。 来寻:前来探看。 何容易:多么不容易。 却上龙门:又登上了龙门山。龙门山在四川奉节县西北,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,后因山形似门,故名龙门山。 许劳:允许我劳累。 拟借梅梁浮海去:打算借由梅梁浮海而去。比喻远游或远行。 坐登三级浪头高:意思是说登上了三层的山头,浪花飞溅
【注】句容:今江苏句容县,在南京西南。 【赏析】诗人久客在外,思念家乡,有感而作此诗。第一、二句写自己对诸友的思念之情。第三句写自己没有再返故乡的时间,第四句写希望再世与诸友结拜为兄弟的愿望。全诗感情真挚,语言朴实自然
【注释】 长廊:指廊道。风紧雨冥冥:形容风大、雨密,天气阴沉。花落寒灯酒半醒:形容夜深了,花儿飘落在冷清的灯光下,人已喝得半醉。但觉晨光何太早:只觉得太阳出来得太早了。不知飞霰集窗棂:不知道雪花落在窗台上。霰:即雪珠。 【赏析】 《仲冬雪夜偶书三绝句》是唐朝诗人贾岛创作的五言律诗组。这三首绝句描写了一幅静寂的夜晚雪景图。第一首写“夜深”时,“花落”“酒半”,诗人因“风紧”“雨冥”
【注释】: 穷秋:深秋。征夫:远征在外的士兵。陌(bì)上霜:指在田野中劳作的人。公子:这里指闲居在家的士人。 译文: 深秋时节,屋檐下滴落着雨珠,残腊之季,田间劳作的征夫披着寒霜。 闲居在家的士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,也许他能够将忧喜之事都忘记。 赏析: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五言绝句。 首句“穷秋破屋檐头雨”写深秋时节屋檐下滴落的雨,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
国色娇娆画不如,风流二婿尽消渠。 阿承丑女无人聘,自挈衣装过草庐。 注释:陆文圭的《题二乔手卷二绝(其一)》中,诗句“国色娇娆画不如”表达了对于美貌女子无法用画来描绘的感叹,而“风流二婿尽消渠”则意味着被这两位风流倜傥的男子所吸引。“阿承丑女无人聘”,指的是那位丑女虽然相貌平平,但却因为没有人愿意娶她。最后一句“自挈衣装过草庐”形容了她不顾世俗偏见,依然自信地穿着自己的衣裳,走过简陋的草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