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洞髯龙老不眠,眼明初识醉乡仙。
来参缥缈峰头句,付与齐州九点烟。

【注释】王伯仪:诗人的朋友。洞庭:即岳阳楼,在今湖南岳阳市。祭龙祠:古代祭祀龙神的场所。同游不暇:一同游玩太匆忙了。赋四绝:作四首诗。因记昔游,即追忆过去在岳阳楼游玩的事情。其一:第四首诗的第一句是第一题。幽洞髯龙:指龙神。鬓须长而下垂,故称髯龙。老不眠:指龙神老而不倦。来参缥缈峰头句:指龙神来到缥缈峰(位于岳阳楼附近)上空,指点着九个烟点(指岳阳楼上的三尊佛像)。齐州九点烟:指泰山上的九座名胜,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。

【赏析】这首诗是诗人和朋友王伯仪在岳阳楼游玩时写的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之情。

开头一句“幽洞髯龙老不眠”,描绘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龙神形象:龙神长着长须,胡须垂地,它虽然老了,但精神饱满,从不疲倦,仿佛永不知疲倦一样。这既是对龙神的赞美,也是诗人自我写照。颔联“眼明初识醉乡仙”,则是对岳阳楼的描写。诗人把龙神的眼睛喻为明亮的星星,把龙神的眼睛比作能认识仙境的仙人的眼睛。这里,诗人把岳阳楼和龙神联系起来了。颈联“来参缥缈峰头句,付与齐州九点烟”,进一步描述了龙神的形象。这里的“来参”是指龙神来到缥缈峰(位于岳阳楼附近)上空,指点着九个烟点。“齐州九点烟”指泰山上的九座名胜,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。这里,诗人把龙神的形象与泰山上的九座名胜联系起来了。尾联“因记昔游”,即追忆过去在岳阳楼游玩的事情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