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为弹琴指甲伤,有时曝背竹书光。
不须爬痒倩仙爪,忍待一朝春笋长。

注释:竹如意,第一首。曾为弹琴指甲伤,有时曝背竹书光。不须爬痒倩仙爪,忍待一朝春笋长。

赏析:这是一首咏物诗,诗人以竹子为主题,通过描绘竹的形态和生长过程来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敬仰之情。

“竹如意 其一”是诗的标题。竹如意是一种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文房四宝之一的笔筒,形状似如意,故名。这首诗就是以竹如意为题,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。

“曾为弹琴指甲伤”意思是说,我曾为弹琴而用手指划破竹片,留下痕迹。这句话反映了作者与竹子亲密无间的关系,也表现了他对竹子的珍重之情。

“有时曝背竹书光”意思是说,有时我背着竹简在阳光照射下读书,竹书的光斑映照在我脸上,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。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,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。

“不须爬痒倩仙爪”,意思是说,不用羡慕鸟儿的翅膀去捉虫觅食,不必羡慕神仙的手指去摘取果实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,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之意。

“忍待一朝春笋长”,意思是说,等待春日里竹笋破土而出,再展新芽。这句话寓意着生命的勃发和成长的过程,也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之情。

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通过对竹子的各种形象描写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。同时,诗歌中蕴含的情感真挚热烈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