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寞河中府,西来亦偶然。
每春忘旧闰,随月出新年。
强策浑心竹,难穿无眼钱。
异同无定据,俯仰且随缘。

【注释】:

寂寞河中府,西来亦偶然。

(1)寂寞:孤独,冷落。

河中府:古郡名,今属山西永济,位于黄河中部。

(2)西来:指诗人自长安(今西安)西行至河中府。

偶然:意外地,不期而遇。

每春忘旧闰,随月出新年。

(3)每春:每逢春季。

旧闰:指历法上旧有闰月的年分。

新正:农历正月初一,又称春节或元旦。

随月出新年:即在阴历新年时才出来。

强策浑心竹,难穿无眼钱。

(4)浑心:指竹子空心。

浑,通“荤”,竹木之空者曰浑心,此以形容竹子。

(5)无眼钱:没有孔的钱。比喻东西无法穿透。

异同无定据,俯仰且随缘。

(6)异同:不同。

(7)俯仰:指低头和仰头,形容态度或处境的高低。

且随缘:佛教语,指一切事物皆有因缘,不可强求,应顺其自然。

【赏析】:

《咏怀诗》是组诗名,共三十二首,每篇四句,全用五言古诗体裁;本诗为其中之一,题为《西域河中十咏》,共八篇。《咏怀诗》是乐府《相和歌辞》中的一首,其内容多写个人遭际,表达失意、悲伤、忧思之情。这是其中的第八首。这首诗主要抒写作者在河中府的孤寂生活,表现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意与无奈。

首二句“寂寞河中府,西来亦偶然。”点明题旨:“寂寞”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在河中府的孤寂,又表现出他“西来”的原因。“偶然”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原因的无可奈何,又流露出他对这种境遇的淡然与无奈。这两句不仅表明了“西来”的缘由,而且表明了诗人在长安生活的时间并不长,因此“西来”也并非完全出于他的主观愿望。“寂寞”二字不仅表明了长安生活的孤独无聊,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对长安生活的留恋之情。

后二句“每春忘旧闰,随月出新年。”“每春”一句承接前二句而来,“每春”即“每年春天”,“忘旧闰”即“忘记旧时的闰月”,因为长安在立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春社。所以“每年春天”都过立春节。“随月出新年”即“每月一过新年”。“随月出新年”说明诗人在长安已经度过了很多个新年,然而仍然过着“寂寞”的生活。“随月”与“忘旧闰”相对照,突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。“出新年”与“忘旧闰”形成对比,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。

第三联“强策浑心竹,难穿无眼钱。”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河中府的生活状态。“强策”即强迫自己去做某事,“浑心竹”即指空心竹。“无眼钱”即指没有孔的铜钱。“难穿无眼钱”意思是竹心空了,却无法用它做成有用的器具。“强策”与“难穿”相对照,表现了诗人在河中府生活的艰难与无奈。

最后二句“异同无定据,俯仰且随缘。”“异同”与“俯仰”相对照,表现了诗人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,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预测的,因此只能随遇而安。这里的“异同”指的是事物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。“俯仰”则是指人的态度和处境的高低。“且随缘”则是说既然无法预测未来,那么就顺其自然吧。
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河中府的孤独生活。通过反复运用“寂寞”“西来”“遗忘”、“随月”等词语以及丰富的修辞手法,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同时也更具有感染力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