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皇冬狩如行兵,白旄一麾长围成。
长围不知几千里,蛰龙震慄山神惊。
长围布置如圆阵,万里云屯贯鱼进。
千群野马杂山羊,赤熊白鹿奔青獐。
壮士弯弓殒奇兽,更驱虎豹逐贪狼。
独有中书倦游客,放下毡帘诵周易。
扈从冬狩
天皇冬狩如行兵,白旄一麾长围成。
长围不知几千里,蛰龙震慄山神惊。
长围布置如圆阵,万里云屯贯鱼进。
千群野马杂山羊,赤熊白鹿奔青獐。
壮士弯弓殒奇兽,更驱虎豹逐贪狼。
独有中书倦游客,放下毡帘诵周易。
译文:
皇帝在冬天进行狩猎如同进行军事演习,白色的战旗指挥着长长的包围圈已经形成。
长长的包围圈不知道有多长,蛰伏的龙被惊动了,山神都感到惊恐。
长长的包围圈布置得像圆形的阵地,像万里之遥的浓云聚集,就像鱼儿穿梭其中。
一群群野马和山羊混杂在一起,红色的熊和白色的鹿追赶着青色的小獐。
勇敢的士兵弯弓射杀奇巧的野兽,又驱赶虎豹追捕贪婪的狼。
唯独有一个疲倦的中书省的官员,放下毡席帘子诵读《易经》。
赏析:
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皇帝冬季狩猎的场景。诗中的“扈从冬狩”,直接点明了主题,是皇帝在冬天进行的狩猎活动,这是古代帝王的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,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。诗中通过描述皇帝的威严和军队的雄壮,展现了皇家狩猎时的盛况。
接下来的四句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狩猎现场的景象。“天皇冬狩如行兵”一句,将狩猎比作一场军事行动,显示出皇帝狩猎时的庄重和严谨;“白旄一麾长围成”则形象地描绘了皇帝挥舞白色旗帜,指挥军队建立长围的情景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比喻,将狩猎的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。
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狩猎时的自然风光和动物们的反应。“长围不知几千里,蛰龙震慄山神惊”一句,写出了长围之广,令人震撼;而“蛰龙震栗山神惊”则写出了动物们的惊恐反应,表现出了狩猎活动的紧张气氛。
最后四句,诗人转而描绘了皇帝身边的随从们。“壮士弯弓殒奇兽,更驱虎豹逐贪狼”两句,通过描写士兵们勇往直前、不畏强敌的情景,展示了狩猎活动的军事性和危险性。而“独有中书倦游客,放下毡帘诵周易”则通过对比,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心境变化,既表达了对狩猎活动的无奈,也体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淡定。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皇帝、动物以及随从们的不同心态的刻画,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。同时,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比喻手法,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