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道向来惟白发,浮生何处用黄金。
东风吹散三年恨,春色惊回万里心。
急景只教人貌改,沧溟不放酒杯深。
异时傥及公荣酌,准拟归来卧柳阴。
【注释】
次伯坚韵:指杜甫诗作《赠卫八处士》。公道:公正。白发:年老,多指老人。浮生:人生。东风:春风。三年:一作“千里”。万里:一作“千里”。惊:一作“动”。沧溟:沧海。公荣:指自己将来的荣耀。醉:一作“醒”。
赏析:
这首七律是诗人杜甫晚年流寓秦州时所作,表现了他对世事变迁、人事沧桑、岁月不居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。
开头两句写白发、黄金,暗喻自己的老态和人生的无常。“公道”二句承上启下,抒发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沧桑的感慨。“东风吹散三年恨”,“东风吹散”与“吹散三年恨”相呼应,表明时间的无情;“万里心”则暗示了诗人的远大志向。这两句诗通过夸张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功业未成的无奈和悲愤。
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画面:春风吹绿了大地,万物复苏,生机盎然。然而,在这美好的春光中,诗人的心情却变得异常复杂:一方面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好,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。这种矛盾的心境使得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。
“急景”句紧承前句“春色”,以“急景”比喻时间之速,而“人貌”则是对自身衰老的自嘲。这句诗既体现了杜甫对时光易逝的无奈,又透露出他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感叹。同时,也反映出诗人在面对现实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执着。
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期待。他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,能够有机会与好友相聚,畅谈人生理想,享受友情的快乐。然而,他又担心这样的时光难以再现。因此,他只能默默地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。
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视角,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。诗人以白发和黄金作为象征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同时,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一面的欣赏和向往。整首诗语言朴实而真挚,情感深沉而热烈,是杜甫诗作中的佳作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