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手新翻十样图,西巡故事出成都。
凭君列置华堂上,与问丹青解语无。
注释:画眉曲七首,其中第四首:新翻的十样图,是西巡故事的出处。请你把成都的故事,摆放在华堂上展示出来,询问这些图画能否像人一样解语呢?
赏析: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成都武侯祠写的《咏怀古迹五首》之三,全诗四句。这首诗通过对武侯祠内画像的描绘和赞颂,抒发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。
“画手新翻十样图”,说的是画工新绘了十幅图。这十幅画,是表现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一生功业和品德的。诸葛亮字孔明,故世又称卧龙,他是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外交家,被后世誉为“睿才星君”。他的一生,是为蜀汉的建立与繁荣呕心沥血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辅佐后主刘禅,推行政治改革,发展经济,安定民生,使得四川地区成为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之一,被誉为“天下天府”;他勤勉谨慎,严于律己,不贪权位,廉洁奉公;他知人善任,选贤举能,善于发现并提拔人才;他的文采飞扬,才华出众,著有《出师表》、《隆中对》、《诫子书》等千古传颂的佳作;他的外交手段高超,以德服人,深得人心。因此,后人称道他“出则冠盖甚众,入则法度严谨”,是一个“出必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楷模;人们还称颂他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,是一个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的英雄;人们还赞美他“乐群守义,崇礼尊贤”,是一个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圣贤……
由于种种原因,诸葛亮的丰功伟绩,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。于是有人开始怀疑他,认为他是“奸雄”、“伪君子”。为了澄清事实,让世人了解诸葛亮的真实面貌,于是便有了这幅“十样图”的出现。
“西巡故事出成都”,指的是当年刘备从益州回到成都时,曾带诸葛亮到郊外打猎。一天傍晚,刘备看见前面山岭上的松树上停着一只黄雀儿,就问诸葛亮这是什么鸟。诸葛亮说:“这是孔雀。”刘备不信,于是叫来一个仆人去捉孔雀。可是仆人费了半天劲也没捉到。原来那是只假孔雀,用来骗人的。这个故事后来被写进了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。
“凭君列置华堂上”,是说请将这十幅图陈列起来吧!在华堂上摆上这十幅图,让世人看看诸葛亮是怎样的人。
“与问丹青解语无”,意思是问这些画会不会说话,会否能理解人的意思。“丹青”原指绘画或绘画用的青黑色染料。“解语”就是理解别人的话。这里是指问那些画会不会说话。“无”在这里是虚词,表示疑问语气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有没有”的意思。
这首诗通过“十样图”这一艺术形象,歌颂了诸葛亮这位杰出的英雄人物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英雄的怀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