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羌城下河南流,定羌城上三层楼。
使君置酒劳行役,今夕何夕当中秋。
孤烟落日明天末,汹涌碧云俄暮合。
惺惺骑马雨中归,造物戏人无乃虐。
紞如戍鼓方三更,梦回一室还虚明。
出门惊笑遽如许,浮云四卷秋天清。
谁家高会搴珠箔,笑语声从云外落。
倦客明朝又短亭,行人何似居人乐。
保德军中秋
定羌城下河南流,定羌城上三层楼。
使君置酒劳行役,今夕何夕当中秋。
孤烟落日明天末,汹涌碧云俄暮合。
惺惺骑马雨中归,造物戏人无乃虐。
紞如戍鼓方三更,梦回一室还虚明。
出门惊笑遽如许,浮云四卷秋天清。
谁家高会搴珠箔,笑语声从云外落。
倦客明朝又短亭,行人何似居人乐。
【注释】:
保德军:古地名。
河南流:黄河的南岸流。
三层楼:即三层高的楼台。
使君:对地方长官的尊称。
中秋: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又称仲秋节、秋夕等。古人认为这个时节的月亮最圆最美。
孤烟:指落日余晖映照下的一缕炊烟。
明天末:天之尽头。形容傍晚时分,夕阳西坠,天色昏暗。
碧云:青蓝色的云彩。
惺惺:马嘶声。
搴珠箔:掀起珠帘。珠箔:用珍珠串成的帷幕。
秋清:秋风凉爽。
谁家:哪家。
高会:盛大的宴会。
搴:提起。
声从云外落:声音好像从云中传出一样。
短亭:驿站。古代传递军情的人在夜间行进时,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一个简易的亭子或驿站。
何似:如何比得上。
赏析:
这首词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之一。词中描绘了中秋节之夜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受。
第一句“定羌城下河南流”,描写了定羌城下黄河的景色,黄河水流湍急,奔腾不息。
第二句“定羌城上有三层楼”,则进一步描绘了定羌城的宏伟壮丽,三层楼如同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巨塔。
第三、四句“使君置酒劳行役,今夕何夕当中秋”则写出了作者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,只能在中秋夜独自饮酒作诗,感叹人生无常,感慨时光流逝。
接下来的几句,词人将镜头转向了天边,描绘了晚秋天空的美丽景象,以及自己的孤独心情。
“孤烟落日明天末,汹涌碧云俄暮合。”这两句通过描绘孤烟、落日、碧云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。
接下来的句子:“惺惺骑马雨中归,造物戏人无乃虐。”则写出了作者在风雨交加中骑马回家的情景,感叹大自然的无情。
最后几句,词人以“紞如戍鼓方三更,梦回一室还虚明。”结束,表现了自己在梦中回到家乡后的喜悦心情,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哀愁。
全词通过对中秋节夜晚景象的描绘,以及自身感受的抒发,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细腻的自然画卷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、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