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氏不无衅,作孽生妖龙。
苍姬丁衰期,玄鼋游后宫。
天心未悔祸,坠此文武功。
檿弧漏天网,哲妇䲭袅同。
狂童一何愚,巧言惟尔从。
殷鉴不云远,覆车还蹈踪。
坐令周南诗,悲入黍离风。
君看后庭曲,曾笑骊山烽。
读史
夏氏不无衅,作孽生妖龙。
苍姬丁衰期,玄鼋游后宫。
天心未悔祸,坠此文武功。
檿弧漏天网,哲妇䲭袅同。
狂童一何愚,巧言惟尔从。
殷鉴不云远,覆车还蹈踪。
坐令周南诗,悲入黍离风。
君看后庭曲,曾笑骊山烽。
译文:
夏朝的先祖并没有多少罪过,却因此种下了祸根,诞生了妖龙。
到了苍姬的时期,国运开始衰落,而玄鼋却在后宫游弋。
上天的心还未后悔所造成的灾难,导致了这文武功的失败。
檿木制成的弓被用来捕捉天网,聪明的妻子也和邪恶的男人一起共谋。
狂妄的孩童是多么愚蠢,只有那些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才会跟随他。
殷商的教训并不遥远,我们重蹈覆辙的情况也还在继续。
让我们看看那《诗经》中的周南之歌,它充满了悲伤和悲哀之风。
你看那后庭曲的歌词,曾经嘲笑过骊山烽火。
赏析:
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公元1085年(元丰八年)创作的。这一年神宗赵顼去世后,旧党得势,新法渐废,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,这首《读史》就是在这种满怀忧愤的情况下写的。
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。他认为历史是由无数的人共同书写的,而这些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影响到历史的走向。因此,他主张要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,以便于后人了解和学习。然而,现实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,历史被歪曲或篡改,导致事实失真。
王安石通过描述夏朝的先祖、苍姬、玄鼋等人物的形象,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。他认为历史的兴衰往往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,因此他呼吁人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。同时,他也指出了历史并非只是过去的事情,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,需要人们时刻警惕和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