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有奇鹰,寘穴千仞山。
网罗虽欲施,藤石不可攀。
鹰朝飞,耸肩下视平芜低,健狐跃兔藏何迟。
鹰暮来,腹肉一饱精神开,招呼不上刘表台。
锦衣少年莫留意,饥饱不能随尔辈。

野鹰来

南山有奇鹰,寘穴千仞山。

网罗虽欲施,藤石不可攀。

鹰朝飞,耸肩下视平芜低,健狐跃兔藏何迟。

鹰暮来,腹肉一饱精神开,招呼不上刘表台。

锦衣少年莫留意,饥饱不能随尔辈。

【注解】

⑴“南山”:指终南山。终南是周秦两代帝王的陵墓所在,这里泛指帝王之山。

⑵“奇鹰”:指猎鹰,也泛指雄鹰或猛禽。

⑶“寘穴”:把巢筑在……里。

⑷“网罗”:张网捕捉鸟兽的工具。

⑸“藤石”:指悬崖峭壁,很难攀援。

⑹“膺”:同“膺”,胸膛。

⑺“平芜”:平坦的草地。

⑻“刘表台”:汉末刘备称帝时所封的地盘,位于襄阳附近一带。

⑼“锦衣少年”:指贵族子弟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咏物诗,诗人以雄鹰为题,描绘出一幅雄鹰翱翔蓝天、搏击长空的壮丽画面。全诗通过写猎者与猎鹰的关系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看法,以及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。

首联先点出猎者与猎鹰的关系。猎者在山中设网捕猎,然而却无法捕获到山中的奇鹰,这反映了人世间的不平与黑暗。

颔联紧承上句,写猎者虽想捕捉山中的奇鹰,但因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如愿。这句诗不仅写出了猎者的心理活动,也暗示出山中奇鹰的机敏与灵活。

颈联则转向写猎鹰的飞翔。猎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,俯瞰大地,其威风凛凛之势令人敬畏。同时,猎鹰的机警与敏捷也在此处得到体现。

尾联则转而写猎者的无奈与失落。当他看到猎鹰饱食一顿后精神焕发地飞翔离去时,只能发出一声叹息,表示自己无能为力。

这首诗通过对猎鹰和猎者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感悟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