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发临风懒不冠,洼尊尘坌寂无欢。
离骚夕赋醒尤独,孤愤空书说转难。
晚节惯成林壑僻,幽居深入水云寒。
苍崖瘦柏无穷思,鹄立溪头尽日看。

【注释】

偶题二首 其二:偶题,即随意写下的诗题。二首,指有两首诗。其一已在前面回答中给出,此处不再重复。

偶:无定,偶然的意思。

“短发”二句:写自己对世事的超脱。

短发:稀疏的头发。

临风:面对风,这里借代自己的高洁志向。

懒不冠:不戴帽子,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。

洼尊:谦卑的酒器。尘坌:尘埃。

寂寞:冷清。

醒尤独:清醒时更加孤独。

离骚:屈原的诗篇名。夕赋:李商隐自比为屈原,他的《离骚》是模仿屈作而作。

孤愤:指李商隐的《孤愤》。

空说:无法实现。

晚节:晚年。

惯:习惯。

林壑:山林、水潭。僻:偏僻。

幽居:隐居的生活。

深入:深深地进入。

水云寒:水天一色,云雾飘渺。

苍崖:青色的崖壁。

瘦柏:枯萎的松柏。

思:思念。

鹄(gǔ)立:天鹅站立的样子。比喻诗人孤傲不群的形象。

看:观赏。

【赏析】

这首诗写于公元846年(文宗开成二年),当时诗人在东都洛阳。这一年,诗人由郑王功授检校礼部尚书、兼御史大夫。从“偶题”和“自序”可以知道,这是诗人在官任上写的。

此诗开头两句是写自己对世务的淡泊态度。诗人用“临风”、“不冠”、“尘坌寂无欢”,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,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。

中间四句是诗人以屈原自比,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担忧。“醒尤独”三字,写出了诗人清醒时更加孤独,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处于被排挤的境地,也表明了他政治上失意的痛苦心情。

最后四句是诗人描绘自己退隐后的幽居生活。“晚节惯成林壑僻”,写出了诗人性格上的孤傲;“幽居深入水云寒”点化出诗人内心的苦闷;“苍崖瘦柏无穷思”,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体悟。

全诗风格沉郁,意境深远,既表现出诗人对现实政治斗争的厌恶,又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。特别是结尾两句,把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十分深刻、细腻,耐人寻味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