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国无官寄老□,淮方有客借寒驴。
早知到死难干禄,何用平生苦读书。
泽国无官寄老□,淮方有客借寒驴。
早知到死难干禄,何用平生苦读书。
我们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个字和词:
- 泽国无官寄老□:
- “泽国”指的是水乡或湖区,常用来形容环境湿润、风景秀丽的地方。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生活的环境或心境。
- “无官”意味着没有官职,可能表达了一种超然或隐逸的生活状态。
- “寄老□”中的“□”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人名,表示诗人选择在此地度过晚年,享受闲适的生活。
- 淮方有客借寒驴:
- “淮方”指的是淮河流域,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和商业区域。
- “有客”表明诗人身边可能有客人,这可能意味着诗人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或有特定的社交圈子。
- “借寒驴”中的“寒驴”指的是冷门或简朴的生活方式,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。
- 早知到死难干禄:
- 这里的“干禄”可以理解为获得功名和俸禄,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目标之一。
- “早知”则表达了一种预见性或事后诸葛亮的态度,强调了对现实的认识与反思。
- 这句话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看法,或者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。
- 何用平生苦读书:
- “平生”通常指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或经历,这里可能是指一生的努力和奋斗。
- “苦读书”指的是勤奋学习,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智慧。
-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读书观念的质疑或反思,认为过分追求书本知识未必能带来真正的成就和满足感。
丁复的《因刘思绩过江寄诚之》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态度和对名利看淡的诗歌。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的描述,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