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生眼如电,读书夜忘眠。
清晨盥栉罢,起居慈母前。
母身康宁子心喜,读书还向书帷里。
缀文调膳秋复春,凤凰符彩驺虞仁。
天心一回,四海平治。
明堂抡材,清庙需器。
栋梁瑚琏宁汝弃。
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《赠戴原》一诗,全诗如下:
赠戴原正
戴生眼如电,读书夜忘眠。
清晨盥栉罢,起居慈母前。
母身康宁子心喜,读书还向书帷里。
缀文调膳秋复春,凤凰符彩驺虞仁。
天心一回,四海平治。
明堂抡材,清庙需器。
栋梁瑚琏宁汝弃。
释义与注释:
- 戴生眼如电,读书夜忘眠。 - 戴原正在夜晚学习时,眼睛像闪电一样明亮,以至于他忘记了睡觉。这里的“戴生”指的是戴原正,而“读书夜忘眠”描绘了他学习的投入程度。
- 清晨盥栉罢,起居慈母前。 - 在清晨洗漱完毕后,戴原正回到家中,开始一天的学习或工作。这里的“盥栉”是古代的一种礼仪,用来洗脸梳头,而“慈母前”则表示他回家后需要照顾母亲。
- 母身康宁子心喜,读书还向书帷里。 - 母亲的身体健康让儿子感到高兴,但即使如此,戴原正还是喜欢在书堆中度过时光。
- 缀文调膳秋复春,凤凰符彩驺虞仁。 - 在这里,“缀文”可能是指编写文章,“调膳”则是调整饮食。这两句诗表达了戴原正勤奋学习和生活的态度,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- 天心一回,四海平治。 - “天心一回”可能是指天命的安排或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影响。而“四海平治”则表达了对国家安定、和平的美好愿望。
- 明堂抡材,清庙需器。 - “明堂”可能是一个古代的建筑,而“抡材”则是指选择合适的木材。这里的“清庙需器”则意味着对于祭祀场所所需的器具也要认真挑选。
- 栋梁瑚琏宁汝弃。 - “栋梁”、“瑚琏”都是古代常用的比喻,分别指房屋的支撑结构、珍贵的玉器。这里的“宁汝弃”意味着宁愿舍弃也不放弃,强调了戴原正对自己责任和使命的坚持。
赏析:
这首诗通过描绘戴原正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,展现了他勤学苦读、孝顺父母、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品质。同时,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富有象征意义,表达了对国家繁荣、家庭和睦和个人成长的美好祝愿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