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天化作白玉盘,捧出七宝玻璃觞。
姮娥起舞太白醉,如此风流胡可忘。
北斗酌取琼河浆,秋风制就芙蓉裳。
龙吟泓下虎啸壑,谁能著耳听啼螀。

【解析】

此诗为中秋观月之作,全篇写景,但无一字直接点明“中秋”,而是通过“青天”、“白玉盘”“七宝玻璃觞”等物象的描绘,以及月亮的比喻,来表达诗人对中秋之夜美景的喜爱之情。首联“青天化作白玉盘”,“青天”喻指夜空,而“白玉盘”又暗指明月,是说那轮明月如同天上的白玉盘中的一轮圆月,形象贴切生动。“捧出七宝玻璃觞”,这里用“七宝”来比喻月亮,形容其晶莹剔透、光彩夺目,同时“玻璃觞”又是盛酒器,所以这“捧出”一词也暗示了月光下饮宴赏月的情景。颔联“姮娥起舞太白醉”,姮娥即嫦娥,是古代神话中的月神,这里以她的形象比喻明月,说她在月光的映照下翩翩起舞,仿佛在饮酒作乐;同时,嫦娥又是传说中的西王母之女,这里又以她的身份比喻明月,说她被明月的清辉所陶醉,显得更加美丽动人。尾联“秋风制就芙蓉裳”,“秋风”既指秋天的风,也暗指秋高气爽的天气,而“芙蓉裳”则是以荷花来比喻衣裳,这里又用它来比喻明月,说月亮像一袭美丽的衣裳在秋风中摇曳生姿,令人陶醉。末句“龙吟泓下虎啸壑”。这是以龙吟虎啸的声音来反衬人耳所能听到的虫鸣之声的微弱,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世俗喧嚣的厌恶。赏析:

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。此诗是一首描写中秋月色的七绝。首联写中秋月色之美,颔联写月夜游宴,颈联写赏月时所见,尾联写赏月时听来。全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。诗人抓住月亮的特征,运用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手法,把明月写得十分美丽动人,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