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洞朝云薄,牛山暮霭冥。
一天风淅淅,千里雨泠泠。
幽壑涛飞箭,虚檐溜建瓴。
空中无走电,地底不轰霆。
红湿千株杏,青滋五叶蓂。
汗潮苍石础,泽润碧窗棂。
墙外迷楼观,桥边失渭泾。
隔巢鸠谷谷,在野马駉駉。
年稔逢人说,欢声到处听。
故乡归未得,客枕梦初醒。
返哺惭乌鸟,伤怀忆鹡鸰。
沁园春欲暮,且醉酒双瓶。
诗句原文及注释如下:龙洞朝云薄,牛山暮霭冥。
译文:早晨的龙洞云雾缭绕,黄昏的牛山被薄雾笼罩。
赏析:此句描绘了龙洞和牛山在清晨和黄昏时的景色,展现了大自然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面貌。
一天风淅淅,千里雨泠泠。
译文:一阵轻风吹来,千里之内都是细雨。
赏析:此句形象地表达了风雨交加的氛围,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。
幽壑涛飞箭,虚檐溜建瓴。
译文:幽深山谷中,瀑布如箭般飞泻;高高的屋檐下,水流如同建瓴一般流淌。
赏析: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,描绘了自然界中水流的壮观景象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澎湃情感。
空中无走电,地底不轰霆。
译文:天空中没有闪电,地面也未曾响起雷声。
赏析: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雷电现象的感慨,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
红湿千株杏,青滋五叶蓂。
译文:红色的花瓣湿润了千株杏树,嫩绿的新叶滋润了五叶蓂。
赏析:此句通过对颜色和生长状态的描述,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,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繁衍和繁荣。
汗潮苍石础,泽润碧窗棂。
译文:汗水冲刷了古老的石头,使得它们更加坚固;雨水润泽了清澈的窗户。
赏析: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,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。
墙外迷楼观,桥边失渭泾。
译文:站在墙外远眺,只能看到模糊的楼影;走到桥边,却迷失了方向。
赏析:此句通过对比和反差,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迷茫,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。
隔巢鸠谷谷,在野马駉駉。
译文:听到远处传来鸠鸟的鸣叫声,看到田野上奔跑的马匹。
赏析: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生态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。同时,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年稔逢人说,欢声到处听。
译文:丰收的季节里,人们欢聚一堂,到处都是欢乐的声音。
赏析:此句通过对节日或庆典场景的描述,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。同时,它也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。
故乡归未得,客枕梦初醒。
译文:尽管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,但未能实现归乡的愿望;客居他乡时,常常在梦中醒来。
赏析: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,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。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感。
返哺惭乌鸟,伤怀忆鹡鸰。
译文:惭愧于乌鸦反哺的孝道,悲伤地回忆起鹡鸰鸟的哀鸣。
赏析:这句诗借用鸟类的行为来象征人类的情感,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缅怀。
沁园春欲暮,且醉酒双瓶。
译文:临近黄昏,沁园春酒意正浓,于是举杯痛饮两瓶美酒。
赏析:此句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态度。同时,它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。
这首诗《再拾前篇馀韵》是元代诗人王思诚的作品,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世界。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,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。整首诗情感真挚、意境深远,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