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涉卧虎泉,晓过飞燕堡。
北来风泠泠,东升日杲杲。
冰雪满髯须,鳞甲生衣袄。
候官远相逢,村落饭一饱。
南岭秀双松,亭亭荫危道。
山深涧路滑,懔懔畏马倒。
俄然得平地,深忧豁如扫。
解鞍西岚城,畴昔一曾到。
经今二十年,颜色嗟已老。
念彼同襟人,聚散若萍草。
各在天一涯,谁与脩旧好。
作诗写孤怀,卮酒聊自劳。

【注释】

按部至岚州:指作者任官岚州。岚州,今山西岚县。卧虎泉: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里。飞燕堡:在今山西岚县南三十里。泠泠:冷清的样子。杲杲:明亮的样子。髯须:胡须。鳞甲:鳞片和甲片。衣袄:外衣。候官:驿站。一餐:一顿。秀双松:山中两棵苍劲的松树。亭亭:高耸的样子。危道:险峻的道路。懔懔:恐惧的样子。豁如扫:开阔如扫。解马西岚城:解下马鞍向西行。畴昔:从前。天一涯:天边。旧好:以前的交情。作诗写孤怀: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孤独的心情。卮酒聊自劳:举杯自斟自饮以消愁。

【赏析】

《早涉卧虎泉》《晓过飞燕堡》二首为一组,《涧路液石》为第二组,共四首。这组诗是诗人任岚州(今山西岚县)时所作。前二首记叙了诗人赴岚州的旅途见闻;中间二首写到达岚州的所见、所感;后二首抒写了诗人的身世之悲和友情之苦。全诗语言朴实,情真意切,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涯的厌倦和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。

此组诗起首二联即点明“按部到岚州”,“早涉卧虎泉”,可见路途遥远,行程艰难。“晓过飞燕堡”一句,则描绘了一幅黎明破晓,诗人驱车经过飞燕堡时所见的景象:寒风凛凛,朝阳初升,映照着雪亮的马鞭,映照着银装素裹的田野……这两句,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苦,又勾勒出了壮阔的自然景物,为下文抒发情怀作了铺垫。

颔联二句进一步渲染旅途的艰辛。“北来”句写北方来的冷气,“东升”句写东方升起的太阳,一个“寒”字和一个“亮”字,将北方的严寒和东方的旭日写得活灵活现。而“冰雪”,既是自然景观,又象征着严酷的环境。“髯须”与“衣袄”,都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写照。“凛懔”(寒冷貌)一词,不仅写出了环境的严峻,也烘托了诗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。

颈联二句写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跋涉。“候官远相逢,村落饭一饱”二句,写诗人在旅途中遇到驿站和村民,才得以稍事休息,得以充饥饱腹。“一餐”二字,既说明时间短暂,又突出了诗人饥饿难忍的境况。这一节,通过具体描写,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跋涉。

“南岭秀双松,亭亭荫危道”二句写山路艰险,但又有苍翠的树木作伴,使道路显得不那么崎岖险阻。这两句与前面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。“山深涧路滑,懔懔畏马倒”,进一步渲染山路的艰险。这几句,不仅写出了山路的艰难,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恐惧。而“俄然得平地”,则又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;“深忧豁如扫”,则是诗人的豪迈之情。这两句,既写出了诗人在险恶环境中的惊心动魄的经历,又表达了诗人在历经艰辛之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诗人用“畴昔”“天一涯”等词,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“谁与脩旧好”,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。全诗语言朴素平易而又含蓄深沉,感情真挚感人而又沉雄悲凉,堪称五言绝句中的佳品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