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阳有遗胤,亦赋仙人姿。
萧散薄世荣,结楼水之湄。
酒酣弄铁笛,丹凤鸣雄雌。
又如孙公和,长啸苏门时。
爰名铁啸轩,见者称其宜。
云间有吟翁,时与同襟期。
昔倒楼上尊,今看卷中诗。
翩翩继芳躅,屡诵骚人词。
因之一凭阑,翛翛起遐思。
馀韵渺犹在,春江烟树滋。
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铁啸轩的诗,通过描绘铁啸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
首句“旌阳有遗胤,亦赋仙人姿”,描述了铁啸轩所在地(旌阳)是一个有仙人遗风的地方,诗人在这里赋有仙人之姿。这里的“仙人”指的是仙人般的人,也就是超凡脱俗、不染尘世的人。这里的“遗胤”可以理解为遗风或者遗志,即遗留下的风气或者遗志。
第二句“萧散薄世荣,结楼水之湄”,描述了铁啸轩的建筑风格,它虽然简陋,却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,就像在江边结楼一样,远离了世俗的繁华。这里的“薄世荣”可以理解为超脱世俗的荣耀,即超越了世间的名利。
第三句“酒酣弄铁笛,丹凤鸣雄雌”,描述了诗人在铁啸轩中饮酒作乐的场景。这里的“丹凤鸣雄雌”可以理解为凤凰的鸣叫,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凤凰鸣叫的声音,也可以理解为凤凰鸣叫的象征意义,即象征着吉祥和美好。
第四句“又如孙公和,长啸苏门时”,描述了诗人想起了历史上的人物孙皓,他曾经长啸于苏门山下。这里的“长啸苏门时”可以理解为长啸在苏门山的时候,这里的“苏门山”可以指代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地点。
第五句“爰名铁啸轩,见者称其宜”,描述了铁啸轩的名称由来,它因为诗人的喜爱而命名。这里的“爰”可以理解为因此,所以。
第六句“云间有吟翁,时与同襟期”,描述了在云之间有一位吟诗的老人,他时常与诗人有相同的志向和情怀。这里的“襟期”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第七句“昔倒楼上尊,今看卷中诗”,描述了从前诗人倒置酒杯欣赏美酒,现在则阅读诗歌。这里的“卷中诗”可以理解为诗歌集。
第八句“翩翩继芳躅,屡诵骚人词”,描述了诗人不断学习诗歌的创作技巧,并且诵读了古代诗人的诗词。这里的“骚人”可以理解为屈原等人的代表作品《离骚》。
第九句“因之一凭阑,翛翛起遐思”,描述了诗人在铁啸轩中凭栏远眺,产生了深远的思考。这里的“翛翛起遐思”可以理解为悠然自得地思考。
第十句“馀韵渺犹在,春江烟树滋”,描述了诗人的思绪依然存在,仿佛春天的江水和树林都变得更加生机勃勃。这里的“馀韵渺犹在”可以理解为余音袅袅,意犹未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