穷居忘节序,见雪却忧寒。
渐渐山河失,依依道路难。
故人迷信息,无客渡桑干。
况尔西南地,疲民夜不安。
【解析】
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、手法赏析能力,注意通读全诗,理解诗意,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,并结合诗句体会技巧。
“见雪却忧寒”:看到雪花飘落,却担忧寒冷。“忧寒”即担心下雪后天气寒冷。诗人以“见雪”起兴,引出下文对冬天的感受。
“渐”指时间推移,“失”指景象变化,“依依”形容道路弯曲盘旋,使人留恋。这里写出了诗人在冬日里行走的艰难。
“迷信息”“无客渡桑干”:意思是说,我连亲人的消息也得不到,没有客人来过这荒凉的地方。诗人用“迷信息”和“无客渡桑干”两个词,写出了诗人在冬日里孤独凄凉的心情。
“况尔西南地,疲民夜不安”:何况你身处偏远的西南方,百姓们夜里都睡不着觉。“西南地”指偏僻之地,诗人以西北为参照物,写出了西北边陲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辛,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情。
【答案】
见雪
穷居忘节序,见雪却忧寒。
渐渐山河失,依依道路难。
故人迷信息,无客渡桑干。
况尔西南地,疲民夜不安。
译文
我居住在偏僻的地方,已经忘记了时令的变化,见到雪花飘落,就担心天冷。
渐渐地山河变得模糊,道路蜿蜒曲折,难以前行。
老朋友失去了消息,无法渡过桑干河。
更何况你身处偏远的西南方,百姓们夜里都睡不着觉。
赏析
《宿石鼓》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(760)冬末。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西北边陲地区看到的景色和听到的风声,反映了当时西北边疆人民的艰苦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