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逢谁家子,背手牵黄犊。
犁锄负在肩,牛角书一束。
辄耕且吟诵,息阴坐乔木。
南山豆苗肥,东皋雨新足。
凉气满郊墟,书声出茅屋。
古来贤达人,起身自耕牧。
买臣负薪歌,倪宽带经读。
寄语少年徒,行当踵前躅。
【注释】
耕读轩:指隐居读书的地方。轩,有窗的屋子。
路逢:在路上遇见。
谁家子:谁家的儿郎。
背手牵黄犊:背着手牵着一头小牛。
犁锄负在肩:农具扛在肩上。
牛角书一束:用牛角绑着几捆书。
辄耕且吟诵:一边耕作一边背诵诗词。
息阴:乘凉避荫。
南山豆苗肥:南山上的豆苗长得又肥又绿。
东皋:地名,在今江苏常熟县西南。
雨新足:雨水刚停。
凉气满郊墟:清凉的空气充满了乡村的田野。
书声出茅屋:读书的声音从茅屋里传出。
古来贤达人:自古以来贤能的人。
起:离开。
买臣负薪歌:汉代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伍被,以卖柴为生而自得其乐,唱出了《买臣歌》:“长叹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”
倪宽带经读:倪宽是西汉人,他喜欢研究儒家经典。
寄语少年徒:告诉那些年轻学子们。
行当踵前躅:应当效仿他们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农家子弟的故事。
诗中主人公是一个青年农民,名叫张耕。他的家境贫寒,没有钱买书来读,只好背起一把犁耙出门去帮人家干活。他每天除了干农活以外,还常常边干边吟诵诗词,休息的时候,就坐在大树底下读书,有时甚至会吟到“南山豆苗肥”和“东皋雨新足”。他热爱读书,但生活贫困,买不起书,只好背起犁耙出门帮人干活,晚上回家时,就在树底下读自己带的书,有时还吟出诗句。他十分羡慕古代的贤能之人,于是便立志要学习他们的为人之道,做一个有知识、懂道理的人。最后,他决定放下手中的农活,去读书,去学习。
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,但却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。它告诉我们,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环境,只要我们心怀理想,热爱读书,那么,我们就能像那位农家子弟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,最终成为一位有知识、有修养、有道德品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