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氏毒天下,馀殃及三思。
谁欤补天手,取日夹以飞。
阳刚黯微照,雌蜺弄阴机。
元功竟菹醢,楚酷岂胜悲。
绛侯昔平乱,烈烈功可追。
无宁涉虎尾,将使反噬为。
邪根既不去,虐焰复张辉。
愚黯固胜负,五王胥失之。

读史四首 其三

武氏毒天下,馀殃及三思。
谁欤补天手,取日夹以飞。
阳刚黯微照,雌蜺弄阴机。
元功竟菹醢,楚酷岂胜悲。

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,字介甫,号半山,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文学家。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,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王安石的诗作多涉及政治、哲学和历史等方面,其中《读史四首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与批判,体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。

“武氏毒天下”一句,直接指出了武则天对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。武则天不仅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,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,还对后世的女性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。然而,她的一些做法也引发了争议,如她晚年对狄仁杰等功臣的迫害,被后人称为“武周”,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。

诗句“谁欤补天手,取日夹以飞”,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夸父追日的故事,比喻那些试图纠正时弊的英雄人物。这里赞美了那些勇于承担责任、敢于挑战现状的人。同时,“取日夹以飞”也暗指武则天晚年的权力行为,如同神话中的夸父,尽管努力追赶日出,但最终未能成功,反而更加凸显了她权力的盲目和疯狂。

“阳刚黯微照,雌蜺弄阴机”,这句诗揭示了武则天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。雄壮的政治理想被阴险的权谋所掩盖,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恶劣。这里的“雌蜺”指的是女性,暗示了武则天利用女性身份来巩固自己权力的现象。

“元功竟菹醢,楚酷岂胜悲”,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功臣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感慨。这种不公不仅让功臣蒙受巨大损失,更让整个社会为之悲痛。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悲剧性及其对人性的摧残。

最后两句“绛侯昔平乱,烈烈功可追”,“绛侯”指的是汉代的名将周勃,他曾平定吴楚七国之乱,功勋卓著。这里通过对比,强调了真正英勇无畏、为民请命的英雄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赞扬,而不应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。

这首诗通过对武则天及其治下的唐朝的描绘,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。王安石通过诗歌传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历史观,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。他的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,不仅因为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,更在于其所体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