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仪运枢机,大化神妙理。
至哉慈母恩,胚毓有诸已。
忆初堕地年,历岁忽四纪。
夭夭寸草心,烂漫春日美。
载观流水波,浩荡无息止。
寿龄既亦高,可惧还可喜。
古云七十稀,跻寿从此始。
鹤骨清以癯,素发垂两耳。
有子今何为,禄薄淡甘旨。
萱花灿北堂,烨烨吐芳蕊。
献此清苦心,荣宠殊足耻。
彩衣何灿然,长怜老莱子。

【译文】

母亲生日:天干地支运转,宇宙间神妙的道理。母恩至高无上,生育儿女是自然的造化。记得初生之时,岁月已过了四年。小草的嫩心,春日阳光明媚。观赏流水的波纹,浩荡无穷无休止。长寿的人寿命很长,让人可庆可喜。古话说七十岁的人很少,我的生日就是从这一天开始。鹤形清雅而瘦弱,白发下垂两耳旁。儿子们现在都做了官,俸禄丰厚却淡泊名利。萱花盛开在北堂,芬芳四溢吐蕊芳芬。献上这清苦的心,荣耀与宠幸实在是可耻。彩衣多么艳丽灿烂,常怜惜老莱子。

赏析:

此诗作于诗人五十一岁时,即景抒情,写母亲的寿辰。全诗用比兴手法,借物寓意,以“寿”字为贯串,描绘了一幅慈母图,颂扬了母亲的美德和伟大。

首句点明主题:“二仪”(阴阳)运枢机,大化神妙理。这里指代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和自然法则。“大化神妙理”,意味着宇宙间万物运行变化、自然法则的神妙和深邃。诗人以此开篇,旨在赞美母亲的德行和智慧。

诗人对母亲进行赞美和颂扬。第二句:“至哉慈母恩,胚毓有诸已。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。母亲用自己的爱心孕育了子女,这种恩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。这里的“胚毓”指的是孕育,“诸己”则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
第三句:“忆初堕地年,历岁忽四纪。”这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刚出生时的年纪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四年。这里的“坠地”指的是出生,“四纪”则是表示时间流逝的意思。通过这一对比,诗人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。

第四句:“夭夭寸草心,烂漫春日美。”这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,将母亲比作小草,将自己的孝心比作春天。小草虽然渺小,但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;而母亲虽然平凡,但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却是无私的。这里的“夭夭”形容小草生机勃勃的样子,“烂漫”则是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。

第五句:“载观流水波,浩荡无息止。”这句诗人以流水为喻,表达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之情。就像流水一样,母亲对子女的爱也是无穷无尽的。这里的“载观”表示观看,“浩荡”则是形容流水的气势磅礴。

第六句:“寿龄既亦高,可惧还可喜。”这句诗人表达了对母亲长寿的担忧和喜悦。虽然母亲年龄已经很高,但诗人对她的祝福仍然充满期待。这里的“寿龄”指的是母亲的年龄,“可惧”则是表示忧虑的意思。

第七句:“古云七十稀,跻寿从此始。”这句诗人引用古语,表达了对母亲高龄寿宴的看法。古人认为七十岁是高龄之期,所以诗人祝愿母亲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迎来她的寿诞。这里的“跻寿”指的是祝贺母亲寿诞,“从此始”则是表示从此以后。

第八句:“鹤骨清以癯,素发垂两耳。”这句诗人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特征来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。母亲如同鹤一样优雅,身材纤细而清瘦;白发垂落两耳旁,显得格外美丽。这里的“鹤骨”指的是鹤的骨架,“清以癯”则是形容母亲身材纤细而清瘦。

第九句:“有子今何为,禄薄淡甘旨。”这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。现在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,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,而母亲却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。这里的“禄薄”指的是俸禄不多,“甘旨”则是形容食物的美味。

第十句:“萱花灿北堂,烨烨吐芳蕊。”这句诗人以萱花为喻,表达了对母亲的美好祝愿。萱花在北方庭院中绽放得十分鲜艳,散发出阵阵香气。这里的“北堂”指的是北方的庭院,“烨烨”则是形容花朵明亮耀眼。

第十一句:“献此清苦心,荣宠殊足耻。”这句诗人用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情表达。虽然诗人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心,但他认为自己的言辞过于浅显和粗俗,不足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。这里的“清苦心”指的是真诚的心声,“荣宠”则是形容光荣和宠爱。

第十二句:“彩衣何灿然,长怜老莱子。”这句诗人借用典故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感。老莱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贤人,他身着彩色衣服以示喜庆。诗人借此表达对母亲的喜爱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回报母亲的愧疚和遗憾。这里的“彩衣”指的是彩色的衣服,“老莱子”则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贤人。

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生日的描写和赞美,展现了母亲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风貌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敬意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悟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启迪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