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栋丽晴霞,飞甍接天汉。
虚棂纳青山,巍轩贮黄卷。
缅怀创楼人,胸襟蕴奇算。
相去数百年,坐阅成一旦。
想当读书日,研精固忘倦。
浮云变盛时,短世惊薄宦。
我欲登斯楼,烟云聊把玩。
感慨三抚阑,临风寄长叹。
【译文】
画栋高耸,彩霞映照晴空,飞甍直插云汉。虚棂纳青山之景,巍轩储黄卷之书。缅怀创楼之人,胸襟蕴奇算。相去数百年,坐阅成一旦。想当读书日,研精固忘倦。浮云变盛时,短世惊薄宦。我欲登斯楼,烟云聊把玩。感慨三抚阑,临风寄长叹。
【注释】
和万卷阁诗韵 其二:和万卷阁(wànjuǎn gé)诗韵。
倪希圣:南宋诗人、词人。石元吉:宋代诗人。
万卷阁:即万卷堂,在江西南安府,南宋理宗宝庆三年(1227)由丞相史浩所建,藏书丰富,号称“万卷”。
见示且言其先大父枢密公:看到这首诗后给我看并说他的父亲是枢密使。
枢密使:官名,北宋初置,掌军政大事,为宰相副手。南宋沿袭此职,但无实权。
南渡后尝读书游观于此:指南渡后曾在这里读书、游览。
南渡去今二百年:指从南渡至今已经有二百年了。
遂成陈迹:于是成了遗迹。陈迹:旧迹,指历史遗迹。
感古伤今不能忘怀:因对古代的遗迹感到伤感而无法忘记。
何时一登楼:什么时候可以再登上这高楼。
纵观前人遗躅朗吟豪咏于天风百尺之上:观察前人的遗迹,高声吟诵豪放的诗句在高空中回荡。
天风:指高处的风气。
与王粲元龙相望千载之下顾不伟欤:与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王粲和刘琦相比,他们虽然相隔千年,但仍然令人感到伟大。
伟:伟大。
次韵二章:用同韵的诗作回应这首和诗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写于公元1225年(宋理宗嘉熙元年)。当时作者倪希圣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,他与友人石元吉一起到万卷阁参观,并得到友人赠送的诗作。倪希圣在《送石元吉序》中回忆道:“余少时,从先大父枢密公南渡,尝读书游观于此,故有是集。”倪希圣在万卷阁中看到了石元吉的赠诗,便写了这首诗来酬答。
全诗共八句。首联两句写万卷阁的壮丽景色。颔联两句写万卷阁的雄伟气势。颈联两句写万卷阁的悠久历史,感叹岁月流逝,人事全非。尾联两句写自己登高远眺的心情,以及面对历史的沉思和遐想。
第一联“画栋丽晴霞,飞甍接天汉”描写了万卷阁的高峻壮丽。
第二联“虚棂纳青山,巍轩贮黄卷”则描绘出万卷楼收藏的书籍之多,学问之渊博。
第三联“缅怀创楼人,胸襟蕴奇算”,表达了对创建万卷阁的人的深深怀念。
第四联“相去数百年,坐阅成一旦”,写出了时间的变迁,物是人非之感。
第五联“想当读书日,研精固忘倦”,抒发了对读书时光的怀念之情。
第六联“浮云变盛时,短世惊薄宦”,表达了对于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。
第七联“我欲登斯楼,烟云聊把玩”,表达了想要攀登万卷阁的愿望。
第八联“感慨三抚阑,临风寄长叹”,则是对于人生感慨的抒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