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榜聚远题,登楼记畴昔。
一尊集七贤,共领诸峰碧。
云树分村容,岚霏长溪色。
点点鸦影翻,沈沈市声□。
古来多胜践,谈笑不知夕。
欲去重倚阑,寥亮沧洲笛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。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:
【聚远楼分韵得笛字】
聚远楼,一个地名,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,因杜甫的诗《登高》中有“云垂聚远”之句而得名。此楼建于唐代,为当地文人雅集之地。【彩榜聚远题,登楼记畴昔。】
彩榜,古代科举考试结束后,公布录取名单时所用的红色纸张或布帛,用以表彰状元及进士。此处提到在聚远楼中题写彩榜,记录下当年登科之人的名字。【一尊集七贤,共领诸峰碧。】
七贤,是指东汉末年的七位名士,他们在当时以才学、德行著称,常在一起吟诗作对。此处描绘了一次酒会的场景,七位贤人欢聚一堂,共同欣赏周围群山的碧绿景色。【云树分村容,岚霏长溪色。】
云树,指的是山上的树木与云雾相映成趣,形成如画的景象。村容,即村庄的容貌,形容村落的美丽景象。长溪,即蜿蜒流淌的河流。此句描述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。【点点鸦影翻,沈沈市声□。】
点点,形容乌鸦的数量众多,如同点缀一般。沈沈,声音低沉,这里形容市井中的喧嚣声。市声,指城市中的嘈杂声。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,乌鸦在城中穿梭,而城市中传来的喧闹声却显得更加突出。【古来多胜践,谈笑不知夕。】
古来,从古至今。胜践,指成就卓绝的事业或功绩。此处表达了一种历史感,即自古以来,人们为了追求卓越的成就而不懈努力。谈笑,指轻松愉快地谈话。不知夕,意指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。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、光阴易逝的感慨。【欲去重倚阑,寥亮沧洲笛。】
欲去,表示要离开。重倚阑,再次倚靠在栏杆上。寥亮,形容空旷、高远的感觉。沧洲,即沧海之洲,这里指代遥远的地方。笛,是一种乐器,此处可能是指笛子。此句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深情画面,作者在即将离去之际,再次倚靠在栏杆上,眺望着远方,心中充满离愁别绪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通过描绘聚远楼的分韵场景和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,展现了作者对古人功业的赞美和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叹。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观作为意象,如山、树、鸟、水等,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同时,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,如将山比作“诸峰碧”,将乌鸦比作“点点”,将城市的喧哗比作“沈沈市声□”。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、形象,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。此外,诗中的一些词汇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,如“彩榜”、“七贤”、“云树”等,它们不仅代表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,还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和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