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凿当年费五丁,洲名犹足记江程。
梦松觉后海潮落,化鹤归来沙月明。
万古文章无泯灭,百年陵谷有迁更。
谁知鸥没鸥浮处,听得朝阳老凤鸣。

【注释】

丁家洲: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

疏凿:开凿。当年费五丁:传说大禹治水时,用神斧劈开三峡,疏通了长江水道,所以后人称他为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“大禹”。五丁指蜀山、秦岭、华山、巫山、衡山。

万古文章:即“千古文章”,代指历代文章。

陵谷:山陵和低谷。这里借指世事变迁。

老凤鸣:凤凰鸣叫。这里借指朝霞。

【赏析】

这首诗是王安石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秋作于金陵采石镇丁家洲。诗中赞美丁家洲的秀丽景色,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

首联:“疏凿当年费五丁,洲名犹足记江程。”意思是说当年大禹治水疏浚河道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而如今丁家洲的名字仍然能够流传下去,足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了。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,又寄托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
颔联:“梦松觉后海潮落,化鹤归来沙月明。”意思是说,当夜梦中见到的松树醒来后,大海的潮汐已经回落;化成鹤飞回的仙人回来时,沙滩上的月光格外明亮。这两句诗以梦境为引,描绘了丁家洲的自然景观之美。同时,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手法,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,使诗歌更富有韵味。

颈联:“万古文章无泯灭,百年陵谷有迁更。”意思是说,无论经过多少世纪,历代文人的作品都永远不会被湮灭;然而,世事变迁却总是在不断发生。这里的“陵谷”指的是山陵和低谷,借指世事沧桑;“万古文章”代指历代文章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切之情,又体现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。

尾联:“谁知鸥没鸥浮处,听得朝阳老凤鸣。”意思是说,谁能想到,那些鸥鸟在没有栖息的地方飞翔;而当我听到朝阳下的老凤鸣叫时,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欣喜。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,又表达了他对生命活力的赞美。

整首诗构思精巧,意境优美,语言流畅,富有诗意。诗人通过赞美丁家洲的自然美景,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