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生不带看花福,忧乐阴晴手翻覆。
清明有约出郊游,旅枕梦回雨鸣屋。
贰车怜客开新宴,佳酿浓倾不论斛。
纵令野径踏残红,得似虚亭赏新绿。
布韦接膝忘轩冕,谈笑生风胜丝竹。
金鞍红粉杜陵诗,欢意虽同终近俗。
百岁清明各馀几,青春好醉流光速。
不看坐上病相如,元是三生狂杜牧。
【注释】
- 清明:春季的一个节气,在阳历4月5日前后。
- 别驾:宋代地方官的称号。
- 牧字:指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中的“我行其野,芃芃其麦”。
- 书生:读书人。
- 忧乐阴晴手翻覆:意喻世事无常,变幻莫测。
- 清明有约出郊游:清明节时约定外出游玩。
- 贰车:指副车,即随从的车辆。
- 佳酿浓倾不论斛(fú):美酒斟满,不顾其量。
- 纵令野径踏残红,得似虚亭赏新绿:即使走到野外的小道上,踩着落花,也比不上坐在亭子里欣赏初春的新绿。
- 布韦接膝忘轩冕(wéi yuè):形容谈笑风生,忘却一切官位和地位。
- 金鞍红粉杜陵诗:指杜甫的名篇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。
- 欢意虽同终近俗:欢乐的心情虽然相同却终究是庸俗的。
- 百岁清明各馀几:一百岁的人清明时节各有馀下的时间。
- 青春好醉流光速:年轻时可以尽情地饮酒。
- 看坐上病相如:指苏轼的《赤壁赋》中的“相与枕藉乎舟中”之句。
- 元是三生狂杜牧:原来就是杜牧三生三世的狂放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牧的作品,写于他出游途中。全诗通过清明时节的出游经历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、友情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。
首联“书生不带看花福,忧乐阴晴手翻覆”,描绘了书生们不追求花前月下的享乐,而是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,能够自如应对,展现出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。
颔联“清明有约出郊游,旅枕梦回雨鸣屋”,描述了诗人在清明节出游的情景,旅途中的雨声仿佛在梦中回响,增加了旅程的意境和情感深度。
颈联“贰车怜客开新宴,佳酿浓倾不论斛”,则展现了诗人与客人一同享受美食和美酒的场景,尽管酒席丰盛,但并不拘泥于形式,更注重的是朋友间的情谊和交流。
尾联“纵令野径踏残红,得似虚亭赏新绿”,诗人以野径上的落花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,而虚亭中的新绿象征着新生和希望。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,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清明节出游的经历的描述,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,以及对友情和诗歌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