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声多哀不忍和,寒花满地西风作。
去家昔闻丁令威,述祖今同谢康乐。
松楸目短烟重重,豺獭心长天漠漠。
何年麦饭洒清明,却话榴峰酒杯落。
注释:
- 楚声多哀不忍和,寒花满地西风作:楚声,楚辞。楚声多哀不忍和,形容诗歌的悲哀之声,不忍与之相和。寒花,指秋天的花。西风作,形容西风凛冽,草木凋零。
- 去家昔闻丁令威,述祖今同谢康乐:去家,离开家乡。昔闻丁令威,指过去听说了丁令威的故事。述祖,继承祖父的事业。今同谢康乐,今天要与谢灵运一样,继承家族的事业。
- 松楸目短烟重重,豺獭心长天漠漠:松楸,指坟墓。目短,眼睛短浅,形容对生死的看法过于狭隘。烟重重,烟雾弥漫,形容墓地周围的环境。豺獭心长天漠漠,豺狼之心难以消除,天地之间依然辽远无际。
- 何年麦饭洒清明,却话榴峰酒杯落:何年,何时。麦饭,指祭品,一种用麦做成的食物,通常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拜祖先或神灵。洒清明,洒向晴朗的天空。却话榴峰酒杯落,却谈起榴峰山的酒杯掉落的事情。
赏析:
这首诗是毛鼎仲在九日登榴峰望祀衢祖后所创作的一首诗,表达了他对家族事业的继承和对生死的看法。
第一句“楚声多哀不忍和,寒花满地西风作”,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,楚声哀婉而不忍与之相和,寒花满地,西风吹动,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。这里的“楚声”和“寒花”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而“哀”和“西风作”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。
第二句“去家昔闻丁令威,述祖今同谢康乐”,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对比。丁令威是传说中仙人的形象,他曾经飞升而去;谢康乐则是古代诗人,他的诗才横溢,与丁令威相比更胜一筹。这里通过丁令威和谢康乐的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事业的期望和自信。
第三句“松楸目短烟重重,豺獭心长天漠漠”,进一步描绘了墓地的环境。松楸是指坟墓,目短烟重重形容墓地周围烟雾缭绕的景象。豺獭心长天漠漠则形容心胸开阔,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。这里的描写既有对死亡的沉思,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讨。
最后一句“何年麦饭洒清明,却话榴峰酒杯落”,则是对祭祀活动的描述。何年麦饭洒清明指的是祭祀的时间和场合,麦饭是一种祭祀用的食物,洒向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。却话榴峰酒杯落则是指祭祀结束后的感慨,榴峰山的酒杯掉落,意味着家族事业的传承已经中断,需要重新寻找新的传承者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、历史人物、墓地环境以及祭祀活动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事业的继承和对生死的思考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