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下人家带远岑,乔林无处不沈沈。
垂杨拂岸青归候,繁杏依村鸟度音。
桥外行人寻旧侣,湖边逸客散幽心。
江南绝胜应难纪,何似图中景更深。
诗句原文:
亭下人家带远岑,
乔林无处不沈沈。
垂杨拂岸青归候,
繁杏依村鸟度音。
桥外行人寻旧侣,
湖边逸客散幽心。
江南绝胜应难纪,
何似图中景更深。
翻译:
在亭子的下面,靠近远处的山峦,
树木茂盛的地方,郁郁葱葱,无边无际。
垂柳轻拂着岸边,仿佛是绿色的归途,
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,让人心情愉悦。
在村庄的旁边,杏树繁盛,鸟儿飞过,
仿佛是在寻找旧时的伙伴。
湖边的游客们,释放了他们心中的忧愁,
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。
江南的风景是如此之美,难以用语言来表达,
但这幅画中的景色,却更显得深邃迷人。
注释:
亭下:指的是亭子下面的地方。
带远岑:形容景色遥远而美丽。
乔林:高大的树林。
沈沈:形容树林茂密、郁郁葱葱的样子。
垂杨:垂下的杨柳。
拂岸:轻轻拂动河岸。
青归候:春天归来的迹象。
繁杏:繁多的杏花。
依村:依附在村庄旁边。
鸟度音:鸟儿飞翔的声音。
桥外行人:指桥外的行人。
寻旧侣:寻找过去的朋友。
湖边逸客:在湖边的闲散客人。
江南绝胜:形容江南景色无与伦比。
难纪:难以用言语来完全描述。
何似:不如像现在这样。
图中景:指画中的景象。
赏析: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美景图,充满了生机和宁静。诗的首句“亭下人家带远岑”,勾勒出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,亭子下的人家与远处的山脉相映成趣,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。接下来,“乔林无处不沈沈”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茂盛和郁闭,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,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宁静之中。
第二句“垂杨拂岸青归候”,以垂杨的轻盈形象,传达出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勃生机。第三句“繁杏依村鸟度音”,描绘出杏花盛开、鸟儿飞过的生动画面,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。第四句“桥外行人寻旧侣”,则引入了人物活动,增添了动态感和生活气息。最后一句“湖边逸客散幽心”则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,表达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放松和愉悦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作者对江南春季美景的热爱和赞美,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