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水穷源汇,探丸见括囊。
纲常人道立,匡廓世维张。
凡翳淘虚晃,天和贯混茫。
昔年萦抱意,胸宇净毫芒。

【注释】

隐居:隐退生活,指归隐山林。即水穷源汇,探丸见括囊。指从源头上寻找问题的根源,把问题看得透彻。纲常人道立,匡廓世维张。指用正确的道德规范来治理国家。凡翳淘虚晃,天和贯混茫。指消除一切阻碍,实现天下大治。昔年萦抱意,胸宇净毫芒。指从前心中充满疑虑,现在心胸开阔,毫无杂念。

【赏析】

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(810)作者在江陵时。诗人以“隐居”为题,自比陶潜,表达了他欲归隐田园、躬耕力田的愿望。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风格质朴无华,意境高远清朗,给人以恬淡明快之感。

首联“即水穷源汇,探丸见括囊”,是说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,要像深水一般去探究其根本,才能发现事物真正的内涵。“即水”比喻面对问题要深钻细掘,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;而“探丸”则喻指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。“见括囊”,就是看到事物内在的规律。“即水穷源汇”,是说要通过不断探索,去认识事物的全部情况。这两句诗,概括了诗人的治学方法与人生态度。

颔联“纲常人道立,匡廓世维张”,意思是说要用正道来治国理民,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。“纲常”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纲常,也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。“匡廓”则是匡正、廓清的意思,表示清除各种弊端、不正之风,使社会得到净化。“世维张”,即指用正确的道德规范来治理国家。这两句诗,表达了作者治国安邦的理念和志向。

颈联“凡翳淘虚晃,天和贯混茫”,意思是说只有去除一切阻碍,才能使世界变得美好。“翳”是指遮蔽,“空荡荡晃”是形容空虚的样子。“天和”指自然和谐,“贯混茫”是说贯通宇宙万物之无穷无尽。这两句诗,表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。

尾联“昔年萦抱意,胸宇净毫芒”,意思是说从前心中有疑惑,现在却已经心无旁骛,毫无杂念了。“胸宇”是指胸怀,“净毫芒”是说心灵纯洁无瑕疵。这两句诗,总结了诗人的修身齐家之道。

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,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。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高远清朗,给人以恬淡明快之感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