禄帛砥石器,厉世磨钝民。
汉高用贤才,天下归吾仁。
历祀垂四百,旋踵登异人。
大德嘉永年,文武开祚君。
后来多雄才,树本亦已勤。
积寸以遗尺,何由化风淳。
杂诗 其三十六
禄帛砥石器,厉世磨钝民。
汉高用贤才,天下归吾仁。
历祀垂四百,旋踵登异人。
大德嘉永年,文武开祚君。
后来多雄才,树本亦已勤。
积寸以遗尺,何由化风淳。
赏析:
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基的《杂诗四十首·其三十六》。诗人通过描绘古代贤才和历史人物的故事,表达了对国家政治清明、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。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贤才的赞美,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。
诗人以“禄帛砥石器,厉世磨钝民”起韵,描绘了古代贤才为国家治理和民众福祉所做出的努力。这些贤才如同砥石一般,历经磨难而不失初心,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。接着,诗人又提到了汉高祖刘邦(即汉高),他能够重用贤才,使得天下归顺他的仁义之治。这一典故表明了贤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。
在第二联中,诗人通过描述历朝历代的变迁,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祝愿。从汉朝到隋朝再到唐朝,国家经历了四百年的风雨变迁,但最终都能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治理国家。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,希望每个朝代都能有贤能之主出现。
诗人接下来写到:“汉高用贤才,天下归吾仁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对汉高祖刘邦使用贤才、推行仁政的赞扬。他认为国家的繁荣与贤才的运用密不可分,而仁政又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。
第四联“历祀垂四百,旋踵登异人”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政治理念。他认为国家的繁荣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积累。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新贤才的崛起,他们接替前任的职位,继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。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。
最后两句“大德嘉永年,文武开祚君”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。他认为国家的繁荣不仅需要政治清明,还需要文化繁荣和武力强大。只有具备高尚道德和强大实力的国家才能长期稳定发展。
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贤才的赞美,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。他期望每个时代都有贤能之主出现,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。同时,他也强调了文化的繁荣和武力的强大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。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