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之平圃连昆丘,仁麟祥凤居其洲。
尧廷来仪瑞圣世,鲁狩反悼非时游。
先王揖让化成效,天人感格臻嘉猷。
非时为祥乃为咎,不见哲人兴古忧。
平圃歌
帝之平圃连昆丘,仁麟祥凤居其洲。
尧廷来仪瑞圣世,鲁狩反悼非时游。
先王揖让化成效,天人感格臻嘉猷。
非时为祥乃为咎,不见哲人兴古忧。
注释:
- 平圃:指平坦的园林或广场。
- 帝之平圃连昆丘:描述帝王统治下的土地广阔,如同平原上的丘陵。
- 仁麟祥凤:象征吉祥和高贵的动物,如麒麟、凤凰等。
- 尧廷: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帝治理下的朝廷。
- 来仪:指带来吉祥的征兆。
- 瑞圣世:形容一个充满吉祥和神圣的时代。
- 鲁狩:古代地名,位于今天山东省境内。
- 反悼: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哀悼。
- 非时:指不合时宜或时机不对。
- 见:指看到。
赏析: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,表达了作者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。诗中以“帝之平圃连昆丘”开篇,描绘了辽阔无垠的疆域和丰饶的土地,展现了古代帝王治下的繁荣景象。接着,诗人以“仁麟祥凤居其洲”为第二句,通过描绘吉祥动物栖息之地,进一步渲染了国泰民安、社会和谐的氛围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尧廷来仪瑞圣世,鲁狩反悼非时游”,则转向对历史往事的怀念。尧帝治理的天下被赞誉为“瑞圣世”,而鲁地的狩猎活动却被视为不合时宜之举,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。在这里,诗人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哀悼,表达了对逝去历史的怀念与敬仰。
在最后两句“先王揖让化成效,天人感格臻嘉猷”,诗人又展现出对先王智慧与德行的颂扬。先王的谦让与教化取得了显著成效,使得天人感应得以实现,国家治理更加完善。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先王的敬仰之情,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。
在结尾处,诗中的“非时为祥乃为咎,不见哲人兴古忧”却透露出一丝忧虑。诗人认为,如果不合时宜的行为反而被视为吉祥,那么人们将不再重视真正的智慧和德行,导致古代的智者们所倡导的理想无法实现。这里的“古忧”既是对过去时代的回忆,也是对当下现实的担忧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盛景、回顾往昔、表达敬畏之情以及抒发现代忧虑,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、历史教训和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