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鼠不足登鼎俎,罗网不能致龙虎。
所以旷达人,甘心托卑污。
乘田委吏岂足数,圣人当之安所主。
洁世陨天全,伤清非律度。
尧舜百代事,规规有常程。
夷齐以义去,后代死沽名。
伊尹三往来,效者失其诚。
老聃伏柱史,切切避虚声。
子房全去就,去就鲁连轻。
欲食当思耕,欲衣树蚕桑。
逞舌画雄略,假仁仁义亡。
鲲鹏铩翮蔽三光,鹪鹩深处一枝藏。
竹花结实凤凰至,卿云五采明朝阳。
经天纬地论贤圣,王乔矫手略不听。
呼吸元气御日月,天地有穷道难尽。
卷者不复舒,志尚焉可并。
万世迭更变,亿兆各顺令。

让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每个句子。

  1. 大道曲:这句话表达了“道路弯曲”的意思,暗示了人生或世事往往不如人意,充满了曲折和不易。
  2. 鸟鼠不足登鼎俎:这里用“鸟”、“鼠”比喻那些才能有限、不能担当大事的人。“鼎俎”则是古代用于祭祀的大型器皿,象征着尊贵和荣耀。这句诗批评了那些人无法担纲重任,只能被用来满足低微的需求或目的。
  3. 罗网不能致龙虎:这里的“罗网”指的是陷阱和圈套,“龙虎”则是指高贵、有力量的动物。此句意味着即使有再大的诱惑或陷阱,也难以捕获那些高贵而强大的存在。这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。
  4. 所以旷达人,甘心托卑污:这里提到了“旷达”和“托卑污”,前者是心胸开阔、不受世俗束缚的状态,后者是安于平凡、不求上进的态度。诗人在这里呼吁人们要有宽广的胸怀,不要过于拘泥于眼前的得失,要有超越俗世的勇气和决心。
  5. 乘田委吏岂足数,圣人当之安所主:这里的“乘田”可能指的是管理农田的工作,“委吏”则是指负责处理文书工作的官员。诗人认为这些职位都是平凡的工作,不值得一提。而圣人却能够主宰大局,治理国家。这表达了一种对于圣人治国理念的认可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平凡工作的轻视。
  6. 洁世陨天全,伤清非律度:这里的“洁世”指的是一个干净纯洁的世界,“陨天”则是指坠落到地面。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一个观点:一个纯洁无瑕的世界最终会遭遇破坏和毁灭。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,因为它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。
  7. 尧舜百代事,规规有常程:这里的“尧舜”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伟大君主,他们被后人尊称为圣贤。诗人认为尧舜这样的人物是永恒的楷模,他们的事迹和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准则。这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德行的钦佩之情。
  8. 夷齐以义去,后代死沽名:这里的“夷齐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贤人,他们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离开了当时的政权中心。诗人在这里批评了那些为了名声而离开原则的行为,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,甚至是有害的。他鼓励人们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,不要为了虚名而放弃自己的良知。
  9. 伊尹三往来,效者失其诚:这里的“伊尹”是商朝的一位重要大臣,他曾三次进入商王身边,为商王出谋划策。诗人认为伊尹虽然多次进出王宫,但其忠诚之心并不坚定。这反映出了对于权臣多变、缺乏忠诚的批判。
  10. 老聃伏柱史,切切避虚声:这里的“老聃”指的是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,他主张无为而治,反对繁文缛节。诗人在这里赞扬了老子的简朴和低调,认为他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喧嚣和虚荣。
  11. 子房全去就,去就鲁连轻:这里的“子房”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张良,他在刘邦建立汉朝后选择隐退。诗人在这里赞美张良的智慧和远见,认为他能够看透世事的真相,做出正确的抉择。而鲁连则是一位著名的侠士,他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,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。
  12. 欲食当思耕,欲衣树蚕桑:这里的“耕”和“蚕桑”分别代表了勤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。诗人通过这两个词提醒人们要珍惜劳动成果,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享受。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,因为它鼓励人们脚踏实地,勤奋劳动。
  13. 逞舌画雄略,假仁仁义亡:这里的“逞舌”指的是夸夸其谈、不务实际的行为,“假仁仁义”则是指假装仁义道德的行为。诗人批评了那些华而不实、虚伪做作的人,认为他们失去了真正的道德和品质。
  14. 鲲鹏铩翮蔽三光,鹪鹩深处一枝藏:这里的“鲲鹏”和“鹪鹩”分别是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和小鸟。诗人用这两个形象来形容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和心态。鲲鹏代表了一种大志壮举的精神,它能够遮蔽天空、展翅高飞;而鹪鹩则是一种小巧灵活的小鸟,它选择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。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动物的描绘,传达了对于不同生活方式和心态的思考。
  15. 竹花结实凤凰至,卿云五采明朝阳:这里的“竹花”指的是竹子的花,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;“凤凰”则是传说中的吉祥之物,代表着高贵和祥瑞。诗人通过这两个词来表达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。他认为只有坚韧不拔、充满生机的人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,而美好的事物也能够带来好运和成功。
  16. 经天纬地论贤圣,王乔矫手略不听:这里的“经天纬地”指的是治理国家大事的能力,“王乔矫手略”则是指王乔这个神仙能够施展法术而不被人听从。诗人在这里讽刺了一些人自以为是、目中无人的态度。他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谦虚谨慎、倾听他人的意见,而不是自以为是、独断专行。
  17. 呼吸元气御日月,天地有穷道难尽:这里的“呼吸元气”指的是吸收天地间的灵气,“御日月”则是指掌控日月星辰的力量。诗人用这两个词来表达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和赞美。他认为人类虽然拥有智慧和力量,但仍然需要尊重和学习大自然的力量,否则就无法实现长久的繁荣和稳定。
  18. 卷者不复舒,志尚焉可并:这里的“卷者”指的是被束缚或受限的事物,“不复舒”则是指不再舒展或展开。诗人通过这两个词来表达对于束缚和限制的反思。他认为人应该有自由的思想、独立的人格和广阔的视野,不应该受到过多的约束和限制。
  19. 万世迭更变,亿兆各顺令:这里的“万世”指的是漫长的历史时期,“迭更变”则是指不断地变化和更新。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是不可避免的。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,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。

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、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风格,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,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