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未知暑,凉风觉微清。
殒池俄骇箨,啭枝屡闻莺。
新蒲绿渐匝,馀花韵犹呈。
有此玉樽酒,可使景伤情。

【注释】:

  1. 沈校书宅燕集:指沈约校书时举行的宴集。校书,指校勘经籍的工作。2. 初夏未知暑,凉风觉微清:开始的夏天还没有感受到炎热,清凉的风已经让人感觉凉爽。3. 殒池俄骇箨(tuò):坠入池塘里的笋壳忽然发出声响,惊起了水鸟。4. 啭枝屡闻莺(yīng):鸟儿在树上鸣叫,声音不绝。5. 新蒲绿渐匝(zā):新生的蒲草渐渐长满池塘。6. 余花韵犹呈:残留的花朵还散发出香气。7. 有此玉樽酒:这里有美酒。8. 可使景伤情:美景让人伤心,因为美景中也包含了哀愁。
    赏析:
    这首诗写于沈约校书时的宴集之中,描写了宴会上的美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。
    首句“初夏未知暑”,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季节的特点——夏日刚刚开始,人们还未感觉到炎热。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季节的转换,也暗示了宴会上的舒适环境。接着,“凉风觉微清”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宜人。这里的“凉风”和“微清”不仅是对气候的描述,也象征着宴会的氛围——清新、宁静、和谐。
    第二句“殒池俄骇箨”,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池塘中的景色。笋壳坠落池塘的声音惊醒了栖息在水边的水鸟,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机勃勃。这一句通过细节的描绘,使得画面更加鲜活,仿佛读者可以亲眼目睹这一切。
    第三句“啭枝屡闻莺”,则进一步描绘了鸟儿的歌声。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将鸟儿的叫声拟人化为“啭枝”,使得鸟儿仿佛有了生命,可以自由地歌唱。同时,“屡闻莺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。
    第四句“新蒲绿渐匝”,则是对周围环境的具体描绘。新生的蒲草逐渐蔓延到池塘四周,为宴会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。同时,“余花韵犹呈”则表明尽管宴会已经结束,但周围的美景仍然让人回味无穷。
    最后一句“有此玉樽酒,可使景伤情”,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。诗人用“玉樽酒”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,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与无奈。同时,“可使景伤情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——虽然眼前的美景让人陶醉,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悲伤与忧愁。
   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时节宴集场景的描绘,以及对于美景与情感的细腻刻画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。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