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书誊副节楼前,筐篚盈庭邸吏传。
深恨葫芦陶学士,受渠犀玉索金钱。
【注释】:翰林故事,翰林学士院的故事。莫盛于唐宋,没有超过唐宋的。聊述旧闻,姑且记述一些往日的事情。拟宫词,即宫词,是写宫廷生活的诗。十首,这里指十首《宫词》。其十,指第十首。
译文:赞书誊副节楼前,筐篚(fèi)盈庭邸吏传。深恨葫芦陶学士,受渠犀玉索金钱。
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的翰林学士在皇帝面前赞书、誊副的情景,以及他们对官员们的批评与讽刺。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描写,展现了唐朝官场的腐败与黑暗。
赞书,即赞美文章,此处可能是指翰林学士对朝廷文官的赞誉之词。誊副,即抄写副本,此处可能是指翰林学士将赞书抄写下来交给节度使。节楼前,即节度使的府邸前,此处可能是翰林学士向节度使呈献赞书的地方。筐篚(fèi),古代盛物的器具,此处可能是指朝廷官员们向节度使进献的财物。盈庭,满庭院,此处可能是指节度使府邸庭院里堆满了朝廷官员们的财物。邸吏,即官府的小吏,此处可能是指负责管理节度使府邸的官吏。传,传达,此处可能是指这些官吏将朝廷官员们的财物传达给节度使。
深恨,深深遗憾的意思。葫芦陶学士,可能是指一个姓陶的翰林学士,因为葫芦谐音“胡芦”,所以用来比喻他的姓氏。他受到朝廷官员们的贿赂,而朝廷官员们则用犀玉来贿赂他,让他写下对自己不利的文字,这就是所谓的“犀玉索金钱”。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官场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谴责。通过对翰林学士在皇帝面前赞书、誊副的情景的描写,以及对于朝廷官员们贿赂翰林学士的行为的描述,诗人展现了唐朝官场的腐败与黑暗。同时,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公正、廉洁政治的追求和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