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蛟舞空苍髯挐,双铁蒙顶云交加。
亭亭霜标不受侮,惨澹天籁扶槎牙。
西山古渊人莫测,一柱承天万牛力。
会须截玉化陂龙,拂拭苔光遗剑迹。

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、书法家米芾的《李士弘枯木风竹图》。诗中描绘了一株枯木和风竹,以及它们在风中的动态形象。

第一句“狂蛟舞空苍髯挐”,描绘的是狂风中一只蛟龙在虚空中翻滚飞舞的景象。这里的“苍髯”指的是蛟龙身上的毛发,而“挐”则形容蛟龙在风中舞动的姿态。这句话通过夸张和拟人手法,生动地表现了大风的威力和气势。

第二句“双铁蒙顶云交加”,则是描绘了一座山峰顶部被云雾缭绕的景象。这里的“双铁”指的是两座山峰,而“蒙顶”则形容云雾覆盖在山顶上的样子。这句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。

第三句“亭亭霜标不受侮”,则是描绘了一株高大的树木在寒霜中挺立的情景。这里的“亭亭”指的是树木直立的样子,而“霜标”则形容树木在寒霜中显得更加挺拔。这句话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,强调了树木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傲骨。

第四句“惨澹天籁扶槎牙”,则是描绘了大自然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凄凉和悲壮的景象。这里的“惨澹”指的是风雨交加的天气,而“天籁”则形容自然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美妙。这句话通过对声音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。

第五句“西山古渊人莫测”,则是描绘了一座古老山脉的深邃和神秘。这里的“西山”指的是山名,而“古渊”则形容这片山林古老而深邃。这句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
第六句“一柱承天万牛力”,则是描绘了一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天空的场景。这里的“一柱”指的是一根柱子,而“承天”则形容柱子承受着整个天空的重量。这句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。

第七句“会须截玉化陂龙,拂拭苔光遗剑迹”,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。这里的“会须”指的是应该或者必须,而“截玉化碔硊”则形容将玉石雕刻成美丽的花纹。这句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,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。

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,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