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嘉为儒有陈子,更思文雅得曹髯。
麟趾凤毛不复见,龙文虎脊有谁兼。

释义:

永嘉(今浙江温州一带)是儒家的发源地,陈子(陈子昂)曾在这里为官。他更怀念文雅的曹植。

麒麟的角和凤凰的毛已不复见,只有龙文虎脊才能兼有。

注释:

  1. 永嘉:地名,在今浙江东部。这里代指陈子昂的故乡。
  2. 儒有陈子:儒者,即古代的读书人。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。他曾在永嘉为官,故称“儒有陈子”。
  3. 文雅:指文化修养高深的人。曹植(zǐ):曹操的儿子,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,与其父并称为“三曹”。
  4. 麟趾凤毛:传说中麒麟的角和凤凰的羽毛。比喻稀有而珍贵的事物。
  5. 龙文虎脊:形容书法笔势遒劲有力,如龙腾虎踞。
    赏析:
  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,题为《漫兴》。诗中通过回忆永嘉(今浙江温州一带)作为儒家发源地的历史背景,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怀念之情。同时,也抒发了对于古代文化人才的赞美之情。
    首联“永嘉为儒有陈子,更思文雅得曹髯”直接点明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永嘉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之情。永嘉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陈子昂正是这里的杰出代表。他不仅以卓越的才华和品德赢得了人们的敬仰,更是将永嘉的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。如今,当我们再提起永嘉时,自然会想起这位杰出的儒者——陈子昂。
    颔联“麟趾凤毛不复见,龙文虎脊有谁兼”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。昔日的麟趾凤毛已经难以寻觅,如今的文化传承更是岌岌可危。诗人不禁感叹,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文化瑰宝如今已经不复存在,只留下一些残缺不全的痕迹。而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发展这些宝贵遗产的人,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或模仿前人的成果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和繁荣。
    尾联“漫兴九首其八”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。诗人借咏史诗的形式,表达了对永嘉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古代文化人才的赞美之情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够使永嘉文化焕发新的生机,继续传承下去,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