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冈细草覆坡陀,风引松花落涧阿。
草屋雨馀云气湿,开门不厌好山多。
重冈细草覆坡陀:重高的山峰上有细薄的青草覆盖。
风引松花落涧阿:风吹过松树,松花飘落下来。
草屋雨馀云气湿,开门不厌好山多:草屋在雨过之后,云气湿润了山中的空气。打开门,看到好山连绵起伏,不觉得厌烦。
注:重冈:高而陡的山。
译文:
重高山峰上,细薄的青草铺盖着山坡,一阵风过,松花随风飘落。
草屋在雨过后,云雾弥漫。推开门,满眼都是好山。
重冈细草覆坡陀,风引松花落涧阿。
草屋雨馀云气湿,开门不厌好山多。
重冈细草覆坡陀:重高的山峰上有细薄的青草覆盖。
风引松花落涧阿:风吹过松树,松花飘落下来。
草屋雨馀云气湿,开门不厌好山多:草屋在雨过之后,云气湿润了山中的空气。打开门,看到好山连绵起伏,不觉得厌烦。
注:重冈:高而陡的山。
译文:
重高山峰上,细薄的青草铺盖着山坡,一阵风过,松花随风飘落。
草屋在雨过后,云雾弥漫。推开门,满眼都是好山。
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:春江曲送唐闵之入关 注释: “春江曲”通常指一种抒情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,“送唐闵之入关”则是指送别一个名叫唐闵之的人进入关隘(可能是某个关口或要塞)的情景。 赏析: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送别友人的场景,通过春天的景象和送别的动作,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情绪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。 第二句:二月春草青,三月春水肥 注释: “二月春草青”指的是二月时,春草丛生
【注释】 ①塞上:塞外。 ②溅溅:象声词,水花飞溅的声音。 ③争看:争相观看。 ④红妆:女子打扮成红色。 【译文】 在塞外的秋天,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去,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。 猎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猎,他们挥起弓箭,箭矢射中了一只野兔,鲜血溅到了他们的战袍上。 夕阳西下,他们终于回到了轮台城,猎骑们纷纷从马上下来,争先恐后地围观那些穿着红衣的女子们骑马归家的情景。 【赏析】 此诗为题画诗
亭亭古昆丘,上有琼树枝。 仙人居其间,服食忘神疲。 朝驭羲和车,夕味金台诗。 我尝与之游,中夜梦见之。 御风周八极,迥焉人世违。 青云忽氤氲,白鹤长鸣悲。 以兹婴世网,一堕东海涯。 安得浮丘公,挟舟候安期。 注释: 亭亭:挺拔的样子。昆丘:指昆仑山,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。 服食:服用食物,这里指修炼长生不老之术。 御:驾驭。羲和:传说中太阳驾车的神。 周:环绕。 氤氲:香气浓郁,烟雾弥漫。 安期
诗句: 1. 蓬莱宫中春昼迟,五马曾阅李伯时。 注释:蓬莱宫中的春季白天特别慢,曾经看过李伯时的画作。 2. 天闲一一尽龙种,独爱凤头尤崛奇。 注释:天空中的云彩都像是龙种,唯独喜欢凤头画中那种奇特的样子。 3. 王孙归卧江南日,见之为尔生颜色。 注释:王孙(贵族)回到江南晒太阳的时候,看到这幅画就变得精神焕发。 4. 乃知神骏世所怜,仿佛明窗亲貌得。 注释:这幅画展现了神灵般的骏马
【注释】 山水四景:指《江雪》一诗中的四幅画面。 西风木落晓猿惊:秋风萧瑟,树叶飘零,猿猴啼哭。 一水东流日夜声:一条江流,向东奔流,日夜不息。 两岸青山看不尽:长江两岸的山峦,看不到尽头。 扁舟又过楚王城:扁舟又经过楚国的都城郢。 【赏析】 《江雪》是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期间所作,描写了一幅清旷、幽寂的江上孤舟图,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之情。此诗以简练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清冷、幽静的画面。全诗写景状物
注释: 阳江上生长着竹子,我每天都去河边看竹枝。 想要用扁舟载着春雨,在苍苔石上坐下来题写诗篇。 赏析: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诗人以竹为题,借咏物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思考。 首句“任阳光照耀的江水长流时”,诗人以竹为景,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、充满活力的画面。阳光照耀下的江水,清澈见底,波光粼粼,映照出竹子挺拔而优美的身姿。诗人站在江边,看着水中倒影的竹子
【注释】 扁舟晚泊洞庭西:扁舟,指小船。洞庭湖,即今湖南洞庭湖。晚泊,傍晚停泊在洞庭湖边。 江草江花岸岸齐:江草,岸边的草。江花,指江中的花。岸岸,指两岸。齐,相同。 却过白龙祠下去,两边枫树鹧鸪啼:却过,经过。白龙祠,相传是大禹治水的遗迹(神话传说),故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北洞庭湖中。鹧鸪,鸟名。 【赏析】 这是一首写景诗,诗人描绘了洞庭湖一带的自然风光。首句写洞庭湖晚景;次句写岸边花草、江水
注释: 天际群峰翠竹环绕,丹台千尺净朝晖。 何处人脱下鞋在长松下,坐着欣赏青天瀑布飞流直下。 赏析: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。诗人以山水为背景,以四景为题,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。 第一句“天际群峰翠竹围”,描绘出一幅群山环抱、绿竹环绕的景象。这里的“天际”指的是遥远的天空,“群峰”则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,“翠竹”则是绿意盎然的竹子。这一句通过色彩和景物的对比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和谐的氛围。
【赏析】 《山水四景》共十首,此为其中的第三首。全诗写景,寓情于景。前二句写山头玉气,晨寒如洗,石涧春雷,声震百滩;后二句写知有高人绝尘虑,独临虚阁俯层澜。 “山头玉气作朝寒,石涧春雷响百滩。”开篇即写天寒日丽,山巅玉气冲霄,寒气袭人,而山下石涧春雷轰鸣,响遏行云。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,以玉气和春雷来描绘清晨的寒冷与壮观,形象地刻画出一种苍凉、清冷、宁静的氛围
【注释】 谢老:指唐代诗人谢灵运,南朝宋诗人。风流:风采俊逸。爱写晴云竹树幽:喜欢描写晴空中的白云与竹树之幽美。绝似:极像。玉堂:皇帝办公的地方,这里代指朝廷。残月夜:即残月之夜。高秋:秋高气爽之时。 【赏析】 题谢仲和竹石 其一 江南谢老独风流,爱写晴云竹树幽。 绝似玉堂残月夜,数枝晴雪映高秋。 译文: 江南才子谢灵运,个性独特才华出众。他喜爱描写晴空之中的白云和竹林树木的幽静美景
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: - 诗句原文:老翁住在浣花村,日日哦诗醉瓦盆。 - 译文:老翁居住在浣花村中,每天都吟诗作乐,陶醉于瓦盆的美酒。 - 注释:浣花村:地名,位于四川成都市。哦诗:吟咏诗歌。哦:诵读,吟咏。醉瓦盆:形容老翁饮酒作诗的欢乐场景。 - 赏析:此句描绘了老翁在浣花村中的生活情趣,他每日沉醉于诗歌创作之中,享受着与美酒相伴的乐趣。表达了诗人对老翁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
【解析】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此类试题解答时,默写有误或不完整、错别字、漏字、多字、顺序颠倒等均不得分。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,避免笔误。本题注意“玉”不要写作“右”,“翎”不要写作“零”。此诗是一首咏物诗,通过咏物抒发了作者的志向和抱负。前二句点出宋王孙所画竹的特点:寒斋春日,用素屏画竹;竹身挺拔,两枝如玉。第三句说:“自注银潢水”,以天河喻竹之高洁、坚韧。后两句写竹影
【注解】: 洞庭木:指秋天的湖边。 黄陵庙在湘水入长江的地方,即今湖南省境内的黄陵山。 谷口青猿(qióng):指湘江三峡中巫峡的青石嘴。青石嘴在巫山西北面,巫山十二峰之一。传说古时有神女在此采药,遇一老人从高飞下,遂为夫妇。后因以“青猿”比喻隐士或仙人。 【赏析】: 这首诗写景抒情,情景交融,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。首句点明题画诗的背景。“木落”,指深秋;“山月低”,是说天色已晚
【注释】女儿浦:泛指水边。白波:指白色的浪花。蘋花:一种草本植物,其花可作食品。棹(zhào)舟:划船。落雁:指秋天迁徙的大雁。 译文 浦口寒烟生白波,蘋花风急棹舟过。 人家一路青山下,只有秋田落雁多。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景和农事活动的诗。开头两句写景,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:早晨在薄雾中,江面上升起一缕轻烟,那白色的浪花随着风的吹拂轻轻摇曳。接着,诗人又用“苹花”点出了季节
诗句原文: 江烟漠漠雨霏霏,野饭吹香落钓矶。 三十六陂秋水阔,背人白鸟一双飞。 译文: 江上的烟雾弥漫,细雨纷飞,野餐后的香气飘散在垂钓的小矶边。 三十六个池塘中,秋天的水显得特别宽广,有两只白色的鸟背对着人飞翔。 赏析: 首句“江烟漠漠雨霏霏”描绘了一幅江南烟雨的朦胧景象,通过烟雾蒙蒙和细雨纷纷,营造出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。这种景象通常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呼应,为全诗定下了感伤的基调。
水晶宫里佳公子,拄笏看山逸兴多。 注释:水晶宫里的好公子,拄着手杖欣赏山景,兴致勃勃。 译文:水晶宫内的英俊公子,拿着手杖欣赏山景,心情愉悦。 赏析:此句描绘了公子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。水晶宫象征着富贵、高贵和优雅,而“佳公子”则突出了他出众的才华和气质。他手持手杖,欣赏着山景,表现出了他的悠然自得和高远志向。 昨夜溪南新水涨,钓丝晴拂白鸥波。 注释:昨夜溪南新水上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