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流七日哭,竟与水浮沉。
河伯不敢受,父尸终可寻。
断碑秋雨暗,古庙暮云深。
忠孝男儿事,吁嗟女子心。

【解析】

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、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。解答此类题目,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,如本题“赏析”,然后结合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最后分析手法。本题要求对“观曹娥庙碑同张师道学士赋”逐句释义,并附上注释和赏析。

“沿流七日哭”,沿着江水七天哭泣。这里化用了屈原《离骚》的名句“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”。诗人在这里用典,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。

“竟与水浮沉”,终究还是随着水流而漂浮。这里的“沉”,是动词,表示沉没的意思,与下文“浮”相对应。诗人在这里以“沉”“浮”二字,写出了百姓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。

“河伯不敢受,父尸终可寻”,河神也不敢收留,父亲的遗体终可寻找。“河伯”,指黄河之神。这句诗中,诗人运用典故,写出了自己对于父亲遗体的思念之情。

“断碑秋雨暗,古庙暮云深”,断碑被秋雨遮蔽,古庙被暮色笼罩。这里,诗人用典,表达了对自己亡故亲人的哀思之情。

“忠孝男儿事,吁嗟女子心”,忠诚孝顺的儿子们的事情,叹息悲伤的女子的心情。这句诗中,诗人用典,表现了对于男女之间情感关系的无奈。

【答案】

示例:

观曹娥庙碑

沿流七日哭,竟与水浮沉。

河伯不敢受,父尸终可寻。

断碑秋雨暗,古庙暮云深。

忠孝男儿事,吁嗟女子心。

译文:

沿江而行七天,不停地流泪,最终随水流漂去。

河水神也不敢收留他的尸体,父亲的遗体终于可以寻找到。

断碑被秋雨遮蔽,古庙被暮色笼罩。

忠诚孝顺的儿子们的事情,叹息悲伤的女子的心情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纪游诗,记叙了诗人游览曹娥庙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听到的感受。开头三句写沿江行至七日夜,不停流泪,最后随流水而去。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心情。接下来两句,诗人说河水神也不敢收留他的尸体,表明他的遗体已经漂流无踪。“竟”“终”“不”“可”等字词的使用,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。

诗人移步换景,来到古庙前。首先看到的是断碑,接着看到的是被暮色笼罩的古庙。这里诗人运用典故,表现了对亡故亲人的怀念之情。最后两句写忠孝的儿子和叹息悲伤的女子。他们各自怀有心事,难以互相倾诉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