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炷沈烟百虑清,殊方十月早寒生。
蒲团竹几西窗坐,闲听西风送雨声。
【注释】
- 一炷沈烟:点上一支蜡烛。沈:沉入,引申为燃烧。
- 殊方:这里指异乡。
- 西窗:古代室内的窗子。
- 闲:随意。
【译文】
独自坐在那里,点燃了一支香,思绪也随着香飘散。远在他乡的冬天十月,寒冷比平时更甚,天气转凉。我坐在蒲团上,靠着竹制的书桌在西窗边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风声。
【赏析】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异乡孤独地度过冬天的场景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和行为,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首句“一炷沈烟百虑清”,描绘了诗人在静坐中点上一炷香,烟雾袅袅升起,心情变得平静起来。这里的“百虑”指的是诗人的许多忧虑,而香的烟雾似乎能洗净这些忧虑,使得心情变得宁静。
次句“殊方十月早寒生”,描述了诗人所在的异地(殊方)在初冬就感受到了寒冷,这与他家乡的气候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这里的“早”字强调了时间的特殊性,即在这个季节就已经感受到了寒冷。
第三、四句“蒲团竹几西窗坐,闲听西风送雨声”,则是描绘了诗人在西窗下坐着的情景。他选择了蒲团和竹制的书桌作为坐具,这可能与他的身份和喜好有关。西窗为他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,让他能够更好地享受这份宁静。同时,他也在静静地聆听着窗外的风声,可能是西风带来了雨声,也可能是他自己的内心在倾听着自然的声音。
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异乡的感受和行为的描写,表现了他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十分丰富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