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落长门日易昏,不因芳草为销魂。
玉阑干外东风过,吹落罘罳月一痕。

【注释】

  1. 古断肠曲:乐府《相和歌辞》旧题,为汉王明君所创。内容多写离别之情。此诗为其中之一。
  2. 长门:即长门宫,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所居,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
  3. 昏:日落之时。
  4. 不因:不为因缘。芳草:指香草,这里借指美人。销魂:极度悲伤。
  5. 玉阑干:用白玉装饰的栏杆。
  6. 罘罳(fú fú):古代宫室的悬垂的网状屏风。
    【赏析】
   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离愁别恨之作。诗人以“古断肠曲”为题,自比王明君,写宫中女子因皇帝久不在宫中而思情难耐、愁苦无已的情景。全诗四句,第一句写宫女对花落的伤感,第二句写宫女因春色撩人的芳草而思念情人,第三句写春风中东风吹落了月色,第四句写月影也似是宫女的愁容。
    “花落长门日易昏”,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,交代人物身份,渲染氛围。花落长门是宫女寂寞无聊的典型环境,而“日易昏”则说明宫女们每日都如此地度过。
    “不因芳草为销魂”,这句是说,即使有花草作伴,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。这里的芳草并不是实指,而是泛指美女的眼泪。古人认为眼泪是血泪之精华,因此常以眼泪来代表女性的痛苦与哀怨。“不因”二字表明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。
    “玉阑干外东风过”,这句描绘了风过玉栏杆外的美景,同时也暗示了宫女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期待。然而,美好的景色并不能使她们忘却心中的烦恼,反而更增其愁绪。
    “吹落罘罳月一痕”,“吹落”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风拂过的场景。“罘罳”是一种古代的宫室挂帘或屏风,象征着女性的美貌与情感。“月一痕”则暗含了月光如水般流淌,映照出女性的美丽,同时也透露出她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。
    【创作背景】
    此词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755)安史之乱前。当时李白正在长安(今西安),他因受奸人排挤,被调至供奉翰林院。这年春天,他在宫中看到百花盛开,想到美丽的花儿终将凋零,不禁感叹自己的青春时光也将过去,于是写下了这首《古断肠曲》。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