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楚临阶菊,曾看压众芳。
红桃承海曙,白玉吐霞光。
韶石多炎壤,南天少肃霜。
如何深自閟,不肯趁重阳。
【注释】
次杨子良催菊韵 其一:次指跟随,杨子良即杨夔,字子良,号秋江。楚楚:形容菊花颜色鲜艳。曾看:曾经。压众芳:比喻它傲视群花,独占鳌头。红桃:指桃花,春天的使者。承:承接。海曙:指大海之东的曙光。白玉:这里比喻白色的菊花。吐霞光:像吐出的彩霞一样绚丽多彩。韶石:指韶山,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诞生地。炎壤:炎热的土地。南天:指南方的天空。少肃霜:天气转冷时,很少见到降霜现象。深自閟:深深封闭自己。重阳: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。“重阳”与“重”谐音,故称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一首题画诗。诗中以菊花为题,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富有诗意。
首句“楚楚临阶菊”,描写了菊花的颜色鲜艳,犹如美人临阶而立,美丽动人。次句“曾看压众芳”,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艳丽,它傲视群雄,独占鳌头。这两句通过对菊花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。
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,进一步展开对菊花的赞美。如第三句“红桃承海曙”,写桃花如同早晨的阳光一样灿烂,而洁白的菊花却更显高贵;又如第四句“白玉吐霞光”,写菊花如同晶莹的玉石一样洁白,散发出耀眼的光芒。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词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。
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,而是继续对菊花进行深入的描绘。如第五句“韶石多炎壤”,写韶山的石头多是炎火所烧,而菊花则生长在清凉之地;第六句“南天少肃霜”,写南方的天空很少下雪,而菊花却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。这些诗句都进一步展现了菊花的独特之处,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。
最后两句“如何深自閟,不肯趁重阳”,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。诗人感叹菊花为何如此深藏不露,不愿与菊花一同迎接重阳佳节的到来。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欣赏和赞美,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眼光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。同时,诗人还通过深入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,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,富有诗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