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风玉立自堂堂,肯为榕阴借晚凉。
瑶柱葳蕤疑剪水,铢衣萧飒自凝霜。
操琴好在虞韶后,纫佩还思楚泽傍。
曲江祠下违心赏,千古空怀是国香。

注释:

临风玉立自堂堂,肯为榕阴借晚凉。

瑶柱葳蕤疑剪水,铢衣萧飒自凝霜。

操琴好在虞韶后,纫佩还思楚泽傍。

曲江祠下违心赏,千古空怀是国香。

赏析:
这首诗以兰花为题,通过描绘兰花的美丽形象和诗人对兰花的深深喜爱,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赞美之情。

首句“临风玉立自堂堂”,描绘了兰花在风中傲然挺立的形象,如同玉树临风一般,展现出它的高贵气质。这里的“玉立”指的是兰花高洁挺拔的姿态,“堂堂”则形容其气势恢宏,给人以庄重、威严的感觉。这句诗既点明了兰花的形象特点,又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,表现出诗人对兰花的敬仰之情。

次句“肯为榕阴借晚凉”,则是诗人想象中的兰花与榕树相依的景象。榕树遮阴,为兰花提供了凉爽的环境,使得兰花能够在炎热的夏日里茁壮成长。这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美好描写,又体现了兰花的坚韧品质,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存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之情。

接下来的诗句“瑶柱葳蕤疑剪水,铢衣萧飒自凝霜”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美态。“瑶柱”指兰花的花茎,犹如美玉般晶莹剔透;“葳蕤”则形容花茎茂盛生长的样子。这些词语都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优美形态,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娇艳欲滴的花朵。而“铢衣”则暗指兰花的花瓣,薄如轻纱,随风摇曳,宛如仙子身上的衣裳。“萧飒”则形容花瓣在寒风中飘落的声音,给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感觉。这些诗句既展现了兰花的美丽形象,也传达了诗人对兰花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感情。

最后两句“操琴好在虞韶后,纫佩还思楚泽傍”则是诗人对兰花品格的赞颂。“虞韶”是指古代的乐曲《虞韶》,这里用来象征兰花的音乐之美。“操琴好在虞韶后”表明诗人认为兰花的音乐之美甚至超越了古代的《虞韶》乐曲。而“纫佩”则是古代的一种佩饰,这里用来形容兰花的美丽与芬芳。“还思楚泽傍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、思念家乡的情感。这里的“楚泽”泛指楚国的土地,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。这两句诗句不仅赞美了兰花的美丽和音乐之韵,还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情感丰富而深沉。

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和赞美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。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