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入闽中尽翠微,家家蕉葛作秋衣。
石墙遮竹松围屋,时有丹禽哺子归。

注释:路进入福建地区,看到尽是青翠的山峦。家家户户都用蕉叶和葛布做衣服。石头墙上长着竹子,松树围满了屋子,时常有丹鸟在哺养小鸟。

赏析: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。首句“路入闽中尽翠微”,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——福建,以及他眼前所见的风景。诗人沿着山路深入到福建境内,只见一片翠绿的山峰延绵起伏,宛如仙境一般美丽。这里的“尽”字,既形容了山峰的连绵不断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。接下来,诗人用“家家蕉葛作秋衣”来进一步描绘这里的风土人情。在这里,蕉叶和葛布成为了人们制作衣物的主要材料,这不仅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,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。

第二句“石墙遮竹松围屋”,诗人通过描绘石墙、竹木和房屋之间的相互映衬,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画面。这里的石墙,可能是当地的建筑材料,它不仅坚固耐用,而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。而竹木则是这个村庄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为村民们提供了遮荫和庇护所,同时也增添了乡村的美丽景致。

最后一句“时有丹禽哺子归”,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美好瞬间。这里的“丹禽”可能指的是某种鸟类,它的羽毛呈现出鲜艳的红色,为这个场景增添了一抹亮色。而“哺子归”则描述了鸟儿们忙碌的情景,它们或在空中飞翔,或在地上觅食,为村庄带来了生机与活力。这首诗通过对福建地区自然风光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宁静、美丽、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。同时,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之情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