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宦萦人敢暂闲,劝农方得到西山。
深知不及高僧乐,终日吟哦碧落间。
【注释】
薄宦:微官。萦人:纠缠、烦扰人。高僧:出家人,和尚。碧落:指天空,也泛指高处。吟哦:吟诵咏唱。
【赏析】
这首七绝写诗人游会寺的见闻感受。前两句说,自己身为微官,身不由己,只好勉强出来游玩,而游到西山后却感到身心愉快,因为那里是劝农的地方,农民在山中辛勤劳作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,所以心情舒畅;接着两句说,自己深知比不上高僧那样清心寡欲,自在快乐,所以整天吟诵咏唱,以排遣心中的忧愁。全诗抒发了诗人因宦途坎坷而产生的苦闷和无奈之情。
首句“薄宦萦人敢暂闲”点明诗人的身份与心境,即一个微官被缠身羁绊,不敢稍作休息,只得暂时出游。这里“薄宦”指的是微官,也就是做官的人。诗人用“薄宦”来表明自己的官职很轻,地位很低,因此他不得不为官所累,不能像高僧一样超脱尘世的纷扰,过一段悠闲自在的生活。
第二句“劝农方得到西山”则是诗人游览西山时的具体感受。当他来到西山,看到农民们在山上辛勤劳作的场景,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农民辛苦付出的敬意。这种景象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,仿佛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。在这里,“劝农”意味着诗人原本的职责之一就是劝导农民耕作,而当他真正置身于这片土地上时,才发现这里的美景是如此迷人,让人心旷神怡。
接下来的句子“深知不及高僧乐”,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。他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微官,无法像高僧那样超然物外、享受清静的生活。然而,当他看到农民们在山上辛勤劳作的情景时,却感受到了另一种乐趣——那就是劳动的快乐和满足感。这种由内心的转变带来的新的感受让他觉得比那些高僧更加快乐、更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
最后一句“终日吟哦碧落间”则描绘了诗人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的行为表现。他整日里都在吟诵咏唱,不断地吟诵着诗句。这些诗句可能是他自己创作的,也可能是从其他诗词作品中找到的灵感来源。总之,他通过吟诵和咏唱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
这首诗通过对微官在西山上游玩的经历进行描写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。一方面,作为微官,他受到了官场的限制和约束,无法完全摆脱职务的束缚;另一方面,他又渴望能够像高僧一样享受清静自在的生活。然而,现实却总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,使他不得不继续面对各种压力和困境。因此,尽管他在西山上游览时心情愉悦,但他仍无法真正实现内心的解脱和安宁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