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忠良信诡随,于兹可灼乱亡机。
东京党锢迷臧否,西晋玄谈混是非。
被祸枉投冠在地,复仇空拔剑挥衣。
因知高蹈丘园者,不是区区爱翠微。

解析与译文:

诗句释义及注释:

  1. 不信忠良信诡随,于兹可灼乱亡机。
  • 不信忠良:对忠诚正直的官员不信任,认为他们可能会被利用或陷害。
  • 信诡随:相信那些善于伪装、追随权势的人。
  • 于兹可灼乱亡机:在这种情况下,混乱和灭亡的机会无处不在。
  1. 东京党锢迷臧否,西晋玄谈混是非。
  • 东京党锢: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现象,如张让、赵忠等。
  • 迷臧否:指人们因政治斗争而迷失判断能力,无法分辨善恶。
  • 西晋玄谈:晋朝时期流行的玄学讨论,如老庄之学,强调虚无和自然。
  • 混是非:将是非混淆,导致道德和法律标准丧失。
  1. 被祸枉投冠在地,复仇空拔剑挥衣。
  • 被祸枉投:遭遇不幸或灾难时,无力回天。
  • 枉投:徒劳无功的投入。
  • 复仇空拔剑挥衣:尽管想要复仇却无济于事,徒增悲伤。
  1. 因知高蹈丘园者,不是区区爱翠微。
  • 高蹈丘园:远离尘世纷扰,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。
  • 不是区区爱翠微:这种生活方式并非出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。

译文:

不信忠良信诡随,于兹可灼乱亡机。
东京党锢迷臧否,西晋玄谈混是非。
被祸枉投冠在地,复仇空拔剑挥衣。
因知高蹈丘园者,不是区区爱翠微。

赏析:

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忠臣与奸佞、贤能与无能、以及不同朝代的政治风气,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更迭的感慨。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命运和选择,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展望。诗中的“高蹈丘园者”形象,象征着那些超然物外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,他们不被世俗所累,不为名利所动,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,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