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居抱岑戚,世故繁乃虑。
身卑动见尤,悒郁谁与语。
出门瞰中泽,鸿雁伤落羽。
寒风时悲号,白日窘阴雾。
寂寞稻粱谋,忧来泪如注。
这首诗出自《咏怀》其六,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。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:
端居抱岑戚,世故繁乃虑。(“端居”指独处,“抱岑戚”指怀抱忧思)
注释:一个人孤独地坐着,心中充满了忧愁。身卑动见尤,悒郁谁与语。(“身卑”指地位低下,“动见尤”指经常被人指责,“悒郁”指抑郁不乐)
注释:因为地位低微,所以容易被人非议,抑郁寡欢时又有谁知道呢?出门瞰中泽,鸿雁伤落羽。(“瞰”即“望”,“中泽”指的是中州,这里可能是指洛阳或者中原地区,“鸿雁伤落羽”比喻自己像大雁一样,因为失去了翅膀而感到悲哀。)
注释:走出门去远望中原的大泽,看到大雁因为失去翅膀而感到悲伤。寒风时悲号,白日窘阴雾。(“寒风”和“白日”分别形容天气,“阴雾”比喻困境中的迷茫和压抑)
注释:寒冷的风中传来悲伤的呼号声,明亮的白日里也笼罩着阴霾般的迷雾。寂寞稻粱谋,忧来泪如注。(“寂寞稻粱谋”指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忍受孤独和辛苦,“忧来泪如注”表示内心的忧虑如同泉水般涌出。)
注释: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忍受孤独和辛苦,每当忧虑到来之时,泪水就会像泉水一样涌出。
赏析:
这首诗是杜甫的《咏怀》系列之一,通过描写个人的遭遇、心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。全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述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的孤独、忧郁和对时局的担忧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,如鸿雁失羽象征着个人的无助和不幸,寒风悲号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。整体来看,这首诗展现了杜甫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动荡的深刻思考。